莒南县人民政府
朗读

科学锻炼、避免损伤! 4个要点快掌握

来源:莒南县人民政府网站 打印

很多人认为运动强度越大、时间越长健身效果就越好这种观念正确吗?如何科学锻炼才能减少、避免损伤呢?在运动方面并非是运动时间越长、强度越高越好,因为相对来说,长时间的运动会影响到体内的疲乏感,这样就很难坚持。另外,高强度的运动如果忽视了身体的适应能力,很容易造成运动的损伤。所以在运动的过程中有几个遵循的原则:

1.运动的时长

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运动,而且选中等量和中高强度的运动为宜。如果换算到每一天,其实30分钟以上是可以的。但对于上班族怎么办?如果是公交或地铁出行,可以提前一站下车,增加一些步行的量,或者把代步工具换成自行车来骑行,也可以增加我们运动的机会。

2.运动的类型

在运动方面,除了有氧运动以外,还需要加入每周2~3次的抗阻运动,比如深蹲,还有弹力带操,还有健身房器械的运动,都是很好的。祖国传统的八段锦和太极拳,其实兼具了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平衡训练和柔韧性的训练,也是能够让我们保持很好的健康状态。

3.运动的方式

在选择运动方式上,要选择自己能够坚持下来的运动方式。在这里提醒大家,如果没有运动习惯,刚开始运动的话,不要一蹴而就,建议要有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从小的短时程的运动开始,慢慢适应了再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量。

4.运动的注意点

在运动中有几个小的注意点:开始运动前要有身体的预热期,增加一些肌肉的适应能力再开始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要注意强度适宜,达到微微出汗,肌肉有一点点酸胀的感觉就可以了。如果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了头痛、心悸,这时候要休息休息,看看缓解的情况怎么样,如果缓解不好还是要及时就医的。运动完后要做拉伸运动,来缓解紧张的肌肉,这样才能够坚持,能够有一个长期的运动的维持。有基础疾病的人群运动前,建议找医生进行初步的评估,还可以制定一些个体化的运动处方,这样能够保证安全有效的运动。在实施过程中如突发急症,比如病毒感染,就要先休息,等身体恢复以后再慢慢恢复运动量。建议大家尽可能把运动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享受长期的健康与幸福。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民网健康、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我们期待与您沟通
通过了解上述内容,您肯定有话要说吧?任何想说的话,您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与我们进行沟通。

主办:莒南县人民政府
承办:莒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符:3713270017   鲁ICP备06010595号
鲁公网安备371327023713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