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县人民政府
朗读

【媒体解读】莒南县支持幼儿园开设托班实施方案的多维价值与社会意义

来源:莒南县人民政府网站 打印

琅琊新闻网讯

在人口结构深刻调整与生育政策持续优化的背景下,莒南县出台《莒南县支持幼儿园开设托班实施方案》,这一政策不仅是落实国家“幼有所育”战略的具体实践,更是回应家庭育儿焦虑、推动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协同发展的关键举措。

一、破解“托育难”痛点:回应家庭对“幼有善育”的迫切需求

《方案》明确“2025年底提供托育学位781个”的目标,本质上是针对家庭“带娃难”问题的精准施策。现实中,双职工家庭尤其是年轻父母面临“工作-育儿”时间冲突,祖辈照料存在观念代际差异,市场化托育机构则因价格高昂、质量参差不齐让家长望而却步。

《方案》通过“盘活存量”(利用现有幼儿园资源增设托班)与“规范增量”(严格准入标准)相结合的方式,将幼儿园的专业照护能力延伸至2-3岁群体。幼儿园本身具备成熟的卫生保健体系、安全管理制度和师资培养机制,相较于新兴托育机构,其“嵌入式”托班服务更能让家长“托得放心”。特别是方案强调“科学布局”“避免大班额下仓促增设”,体现了对服务质量的前置把控--不是简单追求学位数量,而是确保每个新增托位都能匹配安全的环境、适配的教具玩具和专业的照护者,真正解决家庭“托不起”“不敢托”的核心顾虑。

二、促进教育公平:构建“普惠可及”的早期发展支持体系

《方案提出“成本可控”“面向大众”的服务定位,并通过幼儿园协同参与形成“公办园主导、民办园补充”的多元供给格局,为普通家庭提供了更多价格亲民、就近便利的托育选择。

莒南县方案的创新性在于:一方面,要求公办园通过编制保障、财政拨款降低运营成本,确保其托育服务具有公益性;另一方面,对普惠性民办园给予生均补助,并允许单位职工子女托育费按比例报销,实质是通过政策杠杆引导社会力量提供“平价优质”服务。更值得关注的是,方案明确“非营利性/营利性民办园统一调整经营范围”的登记要求,将所有合规托班纳入统一监管,避免“劣币驱逐良币”,最终形成“公办引领、民办补充、普惠为主”的托育服务生态,让不同收入家庭都能享有“有质量保障”的托育选择。

三、强化协同治理:探索“多部门联动”的早期服务管理新模式

托育服务涉及教育、卫健、住建、财政等多领域,传统“九龙治水”模式易导致责任模糊、标准不一。莒南县方案的最大亮点之一,是构建了“全链条协同”的治理机制--从前期摸底、改造验收、登记备案,到后期监管、联合督查,每个环节均明确责任主体与操作流程。

“为了落实好这个方案,我们联合了多个部门,从幼儿园的改造提升、师资配备到登记备案等各个环节,都进行了严格把关。”谈及未来的规划,教育和体育局孙主任表示:“我们将持续关注托班的运行情况,不断优化服务。一方面,加大对托班教师的培养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根据家长的反馈和孩子的实际需求,调整教学和管理方式,让托班真正成为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乐园。”

这种协同治理不仅体现在行政流程优化上,更渗透于服务标准的统一。例如,方案严格参照《托育机构设置标准》《保育指导大纲》等国家标准,要求托班环境符合2-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保育方案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而非提前学科化训练,这与当前部分机构“小学化倾向”形成鲜明对比。

“虽然托班还没正式改造招生,但我们园从上个月就开始‘预热’了。首先是对现有教室进行‘适幼化’评估,比如原本小班的桌椅高度、积木区和阅读角的布置更适合3岁左右孩子,2岁的孩子更需要圆角家具、矮柜收纳,地面得铺软垫防磕碰。我们和后勤主任一起量了尺寸,初步规划把一楼一间采光好的空教室改造成托班活动室,我们希望能尽快确定改造时间表,让孩子一来就能进入安全、舒适的环境。”幼儿园李老师介绍到。

教育部门牵头指导科学保教、卫健部门保障卫生安全、财政部门落实经费支持……多部门通过“目标共定、标准共认、行动共推”,真正实现了从“多头管理”到“集成服务”的转变,为托育服务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四、着眼长远发展:奠定“人口均衡”的早期服务基石

在人口负增长与老龄化加剧的宏观背景下,莒南县方案的深层意义在于通过提升托育服务可及性,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成本,进而释放生育潜力。《方案》不仅关注当下学位供给,更通过“培训提升阶段”、“专业支持体系”,为托育服务质量的长效提升奠定基础。

更重要的是,这种“以教育部门为主导、多领域协同”的模式,为未来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提供了地方实践样本:从托育服务延伸至早期教育支持、家庭育儿指导,再到与义务教育阶段的衔接,莒南县正在探索一条“全周期、系统性”的人口服务路径。当家庭不再因“没人带娃”而焦虑,当每个孩子都能在安全、科学的环境中开启早期发展之旅,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社会基础也将更加坚实。

结语:以民生温度托举发展高度

《莒南县支持幼儿园开设托班实施方案》,表面看是解决“谁来带娃”的具体问题,实则是对“人民至上”理念的深刻践行。它通过整合现有资源、创新治理模式、强化服务供给,既回应了家庭对“幼有善育”的迫切期待,也为地方优化人口结构、促进教育公平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路径。未来,随着方案的落地与完善,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多地区借鉴这一模式,在“小托班”里做好“大民生”文章,让每个孩子都能在人生的起点上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照护。


(来源:琅琊新闻网 编辑:黄培林)

媒体解读链接:https://www.langya.cn/a/4032/396/1966398104898502657.html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我们期待与您沟通
通过了解上述内容,您肯定有话要说吧?任何想说的话,您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与我们进行沟通。

主办:莒南县人民政府
承办:莒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符:3713270017   鲁ICP备06010595号
鲁公网安备371327023713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