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县人民政府
朗读

岭泉镇:“三链” 驱动,绘就“稻香河畔 田园研学”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新画卷

来源:莒南县人民政府网站 打印

岭泉镇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占地面积 1.5 万余亩,涉及 7 个行政村、8 个自然村,农户 3423 户、9985 人。选派市派第一书记 3 名、县派第一书记 5 名。片区以 “稻香河畔 田园研学” 为主题定位,以扶持壮大合作社发展为抓手,推动水稻种植、草莓采摘、亲子游玩、研学实践等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建强 “党建链”,聚力助发展。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资源挖掘深度融合,建立 “镇党委 — 片区党委 — 村党组织” 组织链条,用党建 “红线” 串起全域资源,推动基层党建由 “分散” 向 “融合” 转变。在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产业的基础上,积极丰富发展业态,促进产业提档升级。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抓手,流转 2000 余亩土地,改变传统一家一户的种植模式,实施旱改水田项目 620 亩,实现土地 “变废为宝”。协调省派工作队资金 300 万元建设渰子果蔬大棚 27 座,为村集体增收超过 20 万元。坚持农文旅融合多元发展,积极探索把投入式的美丽乡村转变为助推共富的美丽经济,以农业和美丽乡村为基础,以乡村旅游为支撑,打造红绿结合、三产融合的特色乡村振兴片区。开发红色教育、劳动实践、实景演练等丰富多彩的户外研学课程,研学人次突破 20000 人,为村集体增收超过 30 万元。“稻香河畔 田园研学” 的特色名片被不断擦亮。

建强 “生态链”,携手筑绿廊。以 “水美乡村” 工程为契机,投资 2000 万元实施 “生态廊道” 全域提升工程,构建 “路网贯通、水系畅联、绿意环绕” 的宜居环境。新建沥青罩面道路 1.48 万平方米、混凝土硬化道路 3.2 万平方米,铺设园路 5586 平方米,打通 8 个联建村 “微循环”,形成总里程超 15 公里的 “绿廊骨架”。清淤疏浚汪塘 2 处,修建排水渠 1865 米,铺设污水管网 90 米,加固河岸护坡 700 米,实现 “旱能灌、涝能排、污可控” 的生态水系网络。沿路沿河栽植榉树、海棠等苗木 1453 棵,搭配地被植物 2275 平方米,打造 “三季有花、四季常绿” 景观带;配套建设文化背景墙 1 处、休憩坐凳 6 套,实现 “一步一景、移步换景” 的乡村风貌,既扮靓了 “生态颜值”,更夯实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 “生态动脉”,成为” 水清树绿村庄美,人与自然共和谐” 的生动实践。

建强 “共治链”,齐心促民生。提升片区治理水平,借助领建村 “一站式服务阵地”,将便民服务事项下沉到联建党委,聚焦建强 “镇、村、网格” 三级治理架构,组织村干部、网格员、“胡同长” 等多层联动参与农村基层治理,构建 “3+N” 治理联抓责任体系,划分街巷网格 715 个,确保全镇 “一张网” 管到底。通过‘微实事’服务清单,形成‘群众点单、联建党委派单、党支部接单’工作模式,累计收到反馈事项 90 余条,成功排除安全隐患 32 个,解决土地流转、矛盾纠纷、道路损毁等微实事 48 件。

下一步,岭泉镇将继续深化 “三链” 建设,不断探索创新发展路径,持续推动农文旅产业深度融合,让乡村的产业更兴旺、生态更宜居、治理更有效,朝着更加繁荣、美好的方向大步迈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我们期待与您沟通
通过了解上述内容,您肯定有话要说吧?任何想说的话,您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与我们进行沟通。

主办:莒南县人民政府
承办:莒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符:3713270017   鲁ICP备06010595号
鲁公网安备371327023713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