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县人民政府
朗读

负责人解读:莒南县应急管理局局长王玉龙解读《莒南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来源:莒南县人民政府网站 打印

解读人及职务:莒南县应急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玉龙

电话解答咨询:0539-7216909

现场解答咨询:莒南县应急管理局

地址:临沂市莒南县滨海路429号

主持人:王局长您好!听说《莒南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刚刚修订实施,能否请您先介绍一下这次修订的背景和总体目标?

王玉龙:您好!此次修订是基于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灾害形势复杂的现状,根据2024年8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山东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临沂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接续印发了《临沂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为做好预案衔接,根据上级相关要求,结合我县近两年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实际,县应急局起草了《莒南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初稿。

核心目标是构建“全灾种、全流程、全要素”的防治体系,提升我县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主持人:请问此次预案修订的重点内容是什么?和以往有什么不同?

王玉龙:此次预案的修订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响应机制再升级:从“三级”到“四级”,实现精准化应对

修订后的预案对响应等级的判定标准进行了优化:将死亡失踪人数、转移安置人数、房屋损毁数量等核心指标从原来的“或”关系改为“和”关系,合并统计相关指标,使响应级别的判定更加科学合理;同时,将县级应急响应由原来的三级调整为四级,新增的一级响应主要应对“死亡和失踪超过20人”“紧急转移安置或需紧急生活救助超过10万人”等重大灾害情况。此外,为与省市预案有效衔接,建立了“响应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了灾害应急响应体系。

在响应措施上,建立了“分级负责、协同联动”的立体化机制:一级响应需县委、县政府决定;二级及以下响应则由县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分级调度,确保“每级响应有专属方案”。这种调整既符合上级“科学应对、精准施策”的要求,也符合我县自然灾害多发区域的实际需求。

二是救助链条再延伸:从“灾后救”到“全程防”,构建全周期体系

新预案突破传统“灾后救助”局限,构建了“预防准备-应急响应-灾后重建”全链条体系。在预防准备阶段,新增“灾害救助准备”章节,要求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提前做到数据共享预警,应急局联合镇街在台风、汛期前完成危险区域群众转移演练。这种“关口前移”的机制,将大幅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是协同机制再创新:从“单一发力”到“多元共治”,激发联动效能

1、明确灾情统计工作由县应急管理部门组织、协调和管理,自规、住建、交通、水利、农业等相关涉灾部门(行业)应及时将本部门(行业)的灾情及其他相关数据通报县应急管理局,统一通过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统汇总上报。在灾情稳定前,均须执行24小时零报告制度。2、引入“科技赋能”和“社会协同”,鼓励工会、红十字会等社会组织依法参与捐赠、心理援助,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群众自救”的共治格局。

四是民生保障再强化:从“底线守护”到“发展赋能”,彰显责任担当

新预案始终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核心,在民生保障上实现三大突破:一是扩大适用范围,将相邻县区灾害影响纳入救助,确保“域外灾害影响本地,救助标准不降”;二是优化资金拨付流程,建立“快速核拨机制”,灾情稳定前预拨资金,事后清算,解决救灾资金“慢到位”问题;鼓励“动支预备费”“引入保险理赔”,拓宽资金来源,强化财政兜底;三是强化基层能力建设,建立县-镇-村三级灾害信息员队伍,设立专职或兼职灾害信息员,每年要开展业务知识培训,确保打通灾害预警“最后一公里”。


主持人:新预案实施后,如何确保落地见效,有哪些关键执行要点?

王玉龙:重点抓三个方面:

1.响应启动“快准狠”:镇街部门1小时内初报灾情(重大灾情即时报),应急局2小时内汇总上报,分级响应快速启动;

2.部门协作“一盘棋”:指挥机构由莒南县减灾委员会调整为莒南县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明确县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为全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负责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全县的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各成员单位实行“清单化履职”,发改局负责物资储备调运,住建局负责倒房技术指导,卫健局负责医疗防疫,公安部门负责治安交通保障等。

3.群众救助“有路径”:严格执行“户报-村评-乡审-县定”申报程序,救助资金通过“一卡通”直达受灾群众。

主持人:最后,请您谈谈新预案对莒南县发展的长远意义。

王玉龙:从经济层面看,提前预警和科学处置可减少灾害对农业、工业的直接损失,助力产业快速复产;从社会层面看,规范透明的救灾机制将提升群众信任度和社会满意度。全县应急系统将以新预案为抓手,实现镇街应急物资站全覆盖,每年至少开展1次综合演练,切实将“预案”转化为守护群众安全的“实战手册”,为莒南高质量发展筑牢防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我们期待与您沟通
通过了解上述内容,您肯定有话要说吧?任何想说的话,您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与我们进行沟通。

主办:莒南县人民政府
承办:莒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符:3713270017   鲁ICP备06010595号
鲁公网安备371327023713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