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县人民政府
朗读

【相沟镇】聚“链”赋能助推红薯产业发展

来源:相沟镇党政办 打印

相沟镇坚持党建引领,依托红薯特色产业优势,聚焦破解传统红薯产业规模分散、附加值低等发展瓶颈,创新实施“薯镇飘香”行动,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条、党员聚在关键节点、资源汇入发展环节,聚“链”赋能,推动红薯产业从“单打独斗”向“全链聚合”转型,探索出乡村振兴新实践。

相沟镇以党建引领红薯产业发展,构建“镇党委+产业党委+村级党组织”三级联动体系,成立“薯小红”红薯产业联合党委,整合24个村党组织以及6家红薯深加工企业、3个科研院所、电商平台资源,形成覆盖育苗、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的“发展联盟”。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打造“一村一示范田”24处。

该镇创新“1+3+N”技术服务体系,依托1个红薯产业党代表工作室,联合山东省农科院、青岛科技大学专家团队和山东种业集团技术骨干,在田间地头开设N个实践课堂,推广红薯脱毒种苗及大垄双行、覆膜滴灌、平插侧插等种植技术,标准化种植模式使红薯亩均产量突破4000公斤,较传统种植增产35%,带动村集体年均增收超20万元。

相沟镇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设立43个党员先锋岗,组建“薯光”党员服务队,开展“田间问诊”280余次,破解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等难题76项。实施“双向培养”机制,培育出党员示范户18户,创建党员示范田18处。

在王祥村试点“四联四享”利益联结模式,通过土地联营享租金、资金联投享股金、生产联管享薪金、销售联营享分红,农户年均增收1.2万元。党员带头改造废弃烤烟房等闲置资产,建成红薯干、粉条等共富车间7个,研发无添加红薯干、红薯叶茶等深加工产品,带动600余名留守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月增收2500元。

相沟镇以三产融合为抓手,建设山东甘薯产业发展中心,主要包括研发楼、实训楼、育苗棚、加工车间、冷库、红薯窖等,为红薯产业发展搭建了平台。成功招引4家甘薯深加工企业入驻中心,共同填补甘薯深加工短板,开发薯条、薯块、冰烤小蜜薯等10余种精深加工产品,年可加工甘薯20万吨,提供就业岗位1200余个,带动群众月增收3000元。

设置助农直播间、直播基地,组织电商培训11期,培训学员超500人次,成立“薯小新”电商直播团队,帮助村民网上销售红薯,让相沟红薯成为带动农民增收共富的“网红薯”。注册“王祥地瓜”“沂蒙三宝”等商标,销售种类涵盖烟薯、济薯、苏薯等主要甘薯品种以及地瓜干、粉条等深加工产品,年销售额在2000万元左右,有力带动了甘薯产业发展,促进了群众增收致富。探索“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联系对接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专家团队来相沟镇,对甘薯文化进行深度挖掘,打造红薯文化馆,并在片区内5个村10余条街制作甘薯文化墙绘,下一步拟在甘薯产业发展中心打造薯香书院、甘薯餐厅、甘薯乐园等,以甘薯文化带动产业发展。

目前,相沟镇红薯种植面积达6.5万亩,带动4.6万村民人均增收4000元。随着“薯镇飘香”品牌影响力的持续提升,相沟镇正以“党建链”串起“共富链”,奋力书写“小红薯撬动大产业”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我们期待与您沟通
通过了解上述内容,您肯定有话要说吧?任何想说的话,您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与我们进行沟通。

主办:莒南县人民政府
承办:莒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符:3713270017   鲁ICP备06010595号
鲁公网安备371327023713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