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泉镇地处鲁南经济带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交汇位置,辖27个行政村,38个自然村,4.18万口人,除汉族外,有回、苗、黎等少数民族人口。镇域总面积57平方公里,共有4.5万亩耕地,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水稻、花生为主,是莒南县小麦和水稻的重要产区,是省级吨粮镇、省级生态乡镇、省级卫生乡镇、省级书香小镇、市级文明乡镇、市级园林小城镇。
区位优势明显。岭泉镇位于莒南县城西部10公里处,东临莒南县十字路街道,西隔沭河与河东区相望,南隔兖石铁路与板泉镇相连,北至文泗路与道口镇、筵宾镇相邻,距G25长深高速路口2.6公里,莒阿公路南北穿过,南有长深高速公路连接线、中有北疏港大道、北有文泗公路贯穿东西,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是莒南县东接七大港口、西融临沂商城的重要窗口,号称莒南县域西大门。
文化底蕴厚重。岭泉镇马棚官庄村是一处集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于一体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该村抗日烈士纪念塔始建于1944年,是莒南县首座抗日烈士纪念塔,目前已被评为市级抗战纪念文物,同时该村还是长篇经典小说《铁道游击队》的原创地,被打造为红色革命地纪念馆,踏进此地仿佛步入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产业基础坚实。工业方面,岭泉镇构建了高端不锈钢加工、绿色食品、新型建材、生物医药等为主导的工业产业体系。2024年,全镇固定资产投资4.97亿元,投资额增长6.5%,技改投资增幅296.5%,居全县第1位。创新主体加速壮大。开展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行动,新增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2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家。坚持发展“草莓、水稻、板栗、蔬菜”四大优势产业,擦亮马棚官庄“知侠泉谷”稻米、墩后金贵子板栗、葛集子、吕刘渰子妙香草莓等镇域农产品品牌,积极探索多村联动抱团发展,创新推进高粱种植、西红柿、芸豆等特色订单产业。
营商环境优良。坚持“项目为王”理念,持续实施“二次创业”工程,全力做活飞地经济,争项目、争资金、争政策、争试点,重点项目建设提速增效。2024年共推进在建项目5个,新开工项目7个,总投资6.8亿元。岭泉镇将继续秉持开放、包容的发展理念,进一步优化营商发展环境,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不断推动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努力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莒南贡献岭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