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县人民政府
朗读

石莲子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来源:石莲子镇 打印

1总则

1.1编制目的

规范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快捷的应急工作运行机制,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1.2工作原则

在镇党委、镇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条块结合、属地为主,职责明确、规范有序,资源共享、反应灵敏,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的原则,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镇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密切配合,充分发挥经过专门培训的兼职应急救援力量,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3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安全监管部门应急预案框架指南》、《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办法》、《临沂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临沂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意见》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金属冶炼等行业(领域)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应对工作。

1.5预案体系

本预案与《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临沂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临沂市非煤矿山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临沂市危险化学品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临沂市烟花爆竹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相衔接。

2组织体系及职责

2.1组织体系

镇人民政府成立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统一指导、协调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下设现场工作组,具体承办有关工作。

2.2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2.2.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镇长

副组长:镇分管领导,社会稳定办公室副主任。

成员:党政办、镇宣传办、镇安监办、镇武装部、镇民政所、财政所、综合行政执法中队、石莲子派出所、汀水派出所、石莲子镇中心卫生院、汀水卫生院、交管所。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

(1)决定本预案的启动、终止。

(2)指导、协调全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3)成立现场工作组,并派往事故现场,指导、协调开展应急处置和现场救援工作。

(4)根据救援工作需要,邀请相关专家参与事故救援。

(5)研究、决定其他相关重大事项。

下设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日常管理和组织协调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应急办主任担任,成员为应急办工作人员。

2.2.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

(1)党政办:负责接收市政府、县政府、县安监局领导同志的指示,迅速呈报镇长;传达上级领导关于事故救援工作的指示和意见;负责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组织协调;负责事故应急处置过程中的后勤保障工作。

(2)财政所:负责救灾资金的争取、筹集和拨付;负责事故处理所需资金的筹集和安排使用。

(3)武装部:负责协调:民兵和预备役部队投入抢险救援工作。

(4)交管所:组织、指挥修复中断的公路交通;负责组织抢险救援车辆投入抢险。

(5)宣传办:负责灾后广播、电视系统的抢修恢复工作及救灾宣传。

(6)派出所、镇执法队:负责事故现场和抢险现场的社会治安及必要时的交通管制落实。

(7)卫生院:做好事故受伤人员救治工作。

(8)民政所:负责临时救助站安置人员的生活物品和食品保障。

2.2.3现场工作组职责

现场工作组是按照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要求,指定成立并派往事发地的临时工作机构。根据事故发生的类别,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和相关业务科室人员组成。职责是:

(1)指导、协调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开展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及时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现场有关情况。

(2)负责跨区域应急专家、救援队伍的协调调度工作。

(3)承办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

3信息报告与预警

3.1信息报告

事故信息报告按《石莲子镇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执行。

3.2预警预防

接到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信息报告后,按照相关应急预案研究确定应对方案,并及时通过网络和手机短信平台向有关村庄和单位发布预警信息或警示提示,督促有关单位采取应对行动,预防事故发生。

4应急响应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决定启动本预案后,小组成员按照各自职责和镇领导指示,迅速召集相关人员集结,协调、调动相关救援队伍、专家赶赴事故现场,指导、协调事故救援工作,并及时向镇政府(值班电话:7763010,传真:7763010)、县安监局(值班电话:7216909,传真:7216661)报告事故救援进展情况。

4.1响应程序

本预案启动后,按下列内容和程序开展应急响应:

镇值班人员:

接到事故信息报告后,按照《石莲子镇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立即向主要领导、业务分管领导、应急办主任报告事故概况,并按主要领导要求,起草《生产安全事故信息专报》,报送县政府和县安监局。

办公室:

接收县委、县政府、县安监局领导同志的指示,迅速呈报主要领导;传达上级领导关于事故救援工作的批示和意见;通知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做好应对工作;做好事故应急处置过程中的后勤保障工作。

宣传办:

了解事故情况,与有关部门、新闻媒体衔接,参与做好新闻报道、信息发布工作。

派出所、执法队、卫生院:

相关人员立即参加现场工作组,参与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及时提供相关应急预案、救援装备、救援物资、应急救援队伍和专家信息;通知相关应急救援队伍、单位做好应急救援准备;根据事故现场指挥部的要求,协调应急救援队伍、装备进行救援。

其他科室、单位人员做好相应准备,按照局领导的指示参与事故救援工作。

4.2现场处置

现场工作组按照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要求,指导、协调事故发生单位和有关部门做好事故救援工作。有关行业生产安全事故一般处置措施详见附件部分。

4.3信息发布

事故新闻发布工作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负责。

4.4应急结束

根据现场指挥部发布的事故信息,确认事故现场得以控制,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得到消除,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决定应急终止。

5后期处置

搜集事故资料,为事故调查做好准备。开展救援工作评估,协调相关善后工作。

6保障措施

6.1通信与信息保障

市安监局值班电话、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市安委会成员单位及其他相关部门联系方式见附件。

6.2应急队伍保障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见附件。

6.3应急装备保障

有关应急救援装备见附件。

6.4应急经费保障

应急经费列入镇安全生产专项资金预算。主要用于应急平台体系、应急装备建设,应急预案的宣传、培训、演练以及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等,由财政所统筹管理,专款专用。

7预案管理

7.1预案宣传、培训和演练

(1)宣传。各科室、单位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提高全体人员的应急意识及处置技能。

(2)培训。各科室、单位要认真组织开展应急预案培训活动,使有关人员了解应急预案内容,熟悉应急职责,明确应急程序。

(3)演练。各科室、单位要结合实际,有计划、有重点的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演练结束后,应当对演练效果进行总结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修订意见。

7.2预案修订

本预案原则上每3年修订一次。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所涉及的机构和人员发生改变,或在执行中发现存在缺陷时,应及时组织修订。

7.3预案实施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8附件:

8.1相关应急机构、人员及应急救援装备

8.1.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省、市、县安监局值班电话

单位名称

电话

传真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010-64463290/64463200/64463100

010-64234662

省安监局

0531-81792255

0531-81792256

市安监局

0539-8381630/12350

0539-8382735

县安监局

0539-7216909

0539-7216661

8.1.2镇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及联系方式

领导小组

姓名

职务

联系方式

组长

刘明

镇长

685028

副组长

许向华

副镇长

13581057697

赵庆迪

社会稳定中心主任

18369552230

成员

秦洪达

党委秘书

18264919877

庄绪芳

宣传办主任

13953922655

刘运伟

应急办主任

15065962021

陈茂成

武装干事

18669636652

王桂红

民政所所长

13583921558

徐德春

财政所所长

15069968189

丰辉

综合执法中队队长

18660939377

滕金邦

石莲子派出所所长

18265966277

柳桂波

汀水派出所所长

13969911286

高存青

石莲子卫生院院长

13455954225

严庆标

汀水卫生院院长

18666902009

陈庆省

交管所所长

13864981528

8.1.3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及装备

石莲子镇民兵。对讲机3个,空气填充泵1个,手提式防爆灯10个,空气泡沫枪2个,救生担架2个,消防扳手6个,消防头盔10个,灭火器16只,消防斧3把,消防水带等

8.2危险性分析

石莲子镇位于莒南县西北部,辖73个自然村,7.4万多人,总面积1.72万平方公里。是全县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乡镇。

全镇共有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13家(其中加油站7家)。危险化学品主要分布在肥料化工、煤化工、石油加工、精细化工、医药化工等多个领域。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主要是火灾、爆炸和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泄漏等。全镇共有金属冶炼企业6家,

全镇共有烟花爆竹批发企业27家。烟花爆竹危险目标主要为烟花爆竹经营、储存、运输、燃放等,烟花爆竹仓储运输均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可能发生较大生产安全事故。

8.3有关行业生产安全事故一般处置措施

8.3.1非煤矿山事故现场处置措施

8.3.1.1事故现场应急处置要点

发生非煤矿山事故,事故现场指挥部应尽可能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应急处置措施:

(1)迅速组织撤出灾区和受威胁区域的人员,同时探明事故类型及发生的地点和范围,查明被困人员,组织营救;

(2)根据事故类型迅速采取措施,控制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3)尽快抢修被破坏的巷道或工作面,使原有生产系统尽可能恢复功能,进一步创造抢救与处理事故的条件;

(4)迅速调集应急救援物资及食物、饮水,尽可能向被困人员提供生存必须保障;

(5)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采取其他保护措施。在火灾、爆破器材爆炸事故现场,应严禁明火,禁止或者限制使用能产生静电、火花的有关设备、设施;

(6)采取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的必要措施。

8.3.1.2现场紧急处置措施

非煤矿山事故常见类型为:边坡坍塌事故、透水事故、冒顶片帮事故、中毒窒息事故、火灾事故、爆破器材爆炸事故、尾矿库溃坝等。针对上述非煤矿山事故的特点,其处置方案要点分别如下:

边坡坍塌事故处置方案要点

(1)确定边坡坍塌事故发生的位置和范围;

(2)迅速组织撤出灾区和受威胁区域的人员;

(3)明确事故发生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岩土性质,台阶与边坡的设计参数及相关气候条件;

(4)明确事故地点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存在的浮石、险石;

(5)明确所需的边坡坍塌应急救援处置技术和专家;

(6)确定清除危险源的基本方法;

(7)确定受灾人员救助方案;

(8)在抢救、处理过程中,必须有专人检查、监视边坡情况,防止二次坍塌、事故扩大。

透水事故处置方案要点

(1)确定透水事故发生的地点和范围;

(2)迅速撤出灾区人员,并规定受到透水威胁地点的所有人员安全撤退的路线;

(4)明确透水地点的水文地质及气候条件;

(5)明确透水矿井作业范围内的井区、采空区、积水区等的相关参数及井下主要排水设备的情况;

(6)尽快判明水源情况,立即关闭巷道防水门、封堵防水墙、其它防控水闸门等,保证排水设备不被淹没,根据水情决定是否切断现场电源,防止水中带电伤人,电气设备短路烧坏;

(7)排水能力不足时,应增加水泵和管路(包括利用其它管路作临时排水管);

(8)针对具体情况进行阻水,如有泥砂涌出时,应建筑滤水墙,并规定滤水墙的建筑位置和顺序;

(9)明确防止二次透水的措施,防止扩大事故;

(10)明确所需的事故应急救援处置技术和专家;

(11)明确可能需要调动的应急救援力量及物资保障;

(12)确定井下排水及受困人员救援方案;

(13)在抢救、处理过程中,必须有专人检查、监视透水矿井外部水系状况,防止洪流、河水及地下水持续灌入井下。

冒顶片帮事故处置方案要点

(1)确定事故发生区域范围和被埋压、堵截的人数和位置,并分析抢救、处理条件;

(2)明确事故发生地点的地质条件、岩土性质及巷道、工作面的相关设计参数;

(3)迅速恢复冒顶区的正常通风,必要时利用压风管、水管或打钻孔向被埋压或截堵的人员供给新鲜空气;

(4)必须坚持由外向里,加强支护,清理出抢救人员的通道,必要时可开掘通向遇难人员的专用巷道;

(5)抢救中,禁止用爆炸的方法处理阻碍的大块岩石,应尽量避让,如果因大块岩石威胁遇难人员,可用石块、木头等支撑使其稳定,也可用千斤顶等工具移动大石块,但应尽量避免破坏冒落岩石的堆积状态;

(6)在抢救、处理过程中,必须有专人检查、监视顶板两帮情况,防止二次事故发生。

中毒窒息事故处置方案要点

(1)施救人员必须配备使用、防毒设施,保证施救者自身安全;

(2)明确中毒窒息原由(有害气体的来源),迅速撤出灾区人员,抢救遇险人员;

(3)明确通风线路,加强对充满有害气体的主要巷道通风,应急小组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反风。

(4)及时撤出因正常通风或反风而受到有害气体威胁区域的人员,准备处理事故所必需的设备、材料;

(5)在抢救、处理过程中,必须有专人检测有害气体浓度等情况,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故。

火灾事故处置方案要点

(1)在起火原因、火区范围查明之前,施救人员必须配备使用、防毒设施,保证施救者自身安全;

(2)迅速组织撤出灾区和受威胁区域的人员;

(3)探明火区地点、范围和尽可能找到起火原因;

(4)迅速切断灾区电源;

(5)采取措施防止火区和火灾中产生的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向其他巷道和工作面蔓延;

(6)慎重选用灭火方法;

(7)在整个抢救和处理过程中,必须有专人严密监测有害气体及风向的变化,防止出现中毒窒息等次生衍生事故;

(8)明确通风线路,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反风。

(9)明确所需的事故应急救援处置技术和专家;

(10)明确可能需要调动的应急救援力量及物资保障;

(11)确定受困人员救援方案。

爆破器材爆炸事故处置方案要点

(1)迅速组织撤出灾区和受威胁区域的人员;

(2)确定事故发生的地点和范围;

(3)迅速切断灾区电源;

(4)明确爆炸地点的周围环境,特别要查明有无引爆其它爆炸源、火源、有毒有害气体液体泄漏等;

(5)排除现场危险物品,特别是附近易燃易爆物品;

(6)确定爆炸后危险因素(火灾、有毒气体产生、大面积塌方、坍塌等)控制措施;

(7)明确所需的事故应急救援处置技术和专家;

(8)明确可能需要调动的应急救援力量及物资保障;

(9)确定受困人员救援方案。

尾矿坝溃坝垮坝事故处置方案要点

(1)确定事故发生的地点和影响范围;

(2)迅速组织撤出尾矿库溃坝影响范围内的居民及人员;

(3)封锁事故现场和危险区域,设置警示标志,同时设法保护周边重要生产、生活设施,防止引发次生的安全事故和环境事故;

(4)掌握事故所在地的水文地质、气候条件及尾矿库相关设计参数;

(5)明确所需的事故应急救援处置技术和专家;

(6)明确可能需要调动的应急救援力量及物资保障;

(7)进行技术分析,确定抢险救援方案;

(8)保护国家重要设施和目标,防止对江河、湖泊、交通干线等造成影响;

(9)在抢险过程中,必须有专人检查、监控尾矿库状况。防止二次事故发生。

8.3.1.3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根据非煤矿山事故的特点及应急人员的职责,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应急救援指挥人员、医务人员和其他不进入工作面区域的应急人员一般配备制式服装和安全帽矿用靴即可;工程抢险、消防、侦检和救护队员等进入井下区域的应急人员应配备安全头盔、密闭型防毒面罩、救援防护服、空气呼吸器和防爆工具等。

8.3.1.4事故分析、检测与后果评估

相关科技支撑机构负责及时检测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计算地质变化等应急救援所需的各种数据,以确定事故影响区域范围,并对事故造成的地质、矿区环境影响进行评估。

8.3.2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处置措施

8.3.2.1事故现场应急处置要点

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事故现场指挥部应尽可能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应急处置措施:

(1)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并妥善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以及采取其他救助措施;

(2)迅速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划定警戒区,实行交通管制以及其他控制措施;

(3)立即抢修被损坏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向受到危害的人员提供避难场所和生活必需品,实施医疗救护以及其他保障措施;

(4)在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应禁止或者限制使用能产生静电、火花的有关设备、设施,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人员密集的活动或者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采取其他保护措施;

(5)采取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的必要措施。

8.3.2.2现场紧急处置措施

根据危险化学品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将危险化学品事故分为:火灾事故、爆炸事故、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泄漏等事故。针对上述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特点,其一般处置方案和处置方案要点分别如下:

8.3.2.3危险化学品事故一般处置方案

(1)接警。接警时应明确发生事故的单位名称、地址、危险化学品种类、事故简要情况、人员伤亡情况等。

(2)隔离事故现场,建立警戒区。事故发生后,启动应急预案,根据化学品泄漏的扩散情况、火焰辐射热、爆炸所涉及的范围建立警戒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

(3)人员疏散,包括撤离和就地保护两种。撤离是指把所有可能受到威胁的人员从危险区域转移到安全区域。在有足够的时间向群众报警,进行准备的情况下,撤离是最佳保护措施。一般是从上风侧离开,必须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

就地保护是指人进入建筑物或其它设施内,直至危险过去。当撤离比就地保护更危险或撤离无法进行时,采取此项措施。指挥建筑物内的人,关闭所有门窗,并关闭所有通风、加热、冷却系统。

(4)现场控制。针对不同事故,开展现场控制工作。应急人员应根据事故特点和事故引发物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

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方案要点

(1)确定火灾发生位置;

(2)确定引起火灾的物质类别(易燃物品、自燃物品等);

(3)所需的火灾应急救援处置技术和专家;

(4)明确火灾发生区域的周围环境;

(5)明确周围区域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

(6)确定火灾扑救的基本方法;

(7)确定火灾可能导致的后果(含火灾与爆炸伴随发生的可能性);

(8)确定火灾可能导致的后果对周围区域可能影响的规模和程度;

(9)火灾可能导致后果的主要控制措施(控制火灾蔓延、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等);

(10)可能需要调动的应急救援力量。

爆炸事故处置方案要点

(1)确定爆炸地点;

(2)确定爆炸类型(物理爆炸、化学爆炸);

(3)确定引起爆炸的物质类别(气体、液体、固体);

(4)所需的爆炸应急救援处置技术和专家;

(5)明确爆炸地点的周围环境;

(6)明确周围区域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

(7)确定爆炸可能导致的后果(如火灾、二次爆炸等);

(8)确定爆炸可能导致后果的主要控制措施(再次爆炸控制手段、工程抢险、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等);

(9)可能需要调动的应急救援力量。

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泄漏事故处置方案要点

(1)确定泄漏源的位置;

(2)确定泄漏的化学品种类(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

(3)所需的泄漏应急救援处置技术和专家;

(4)确定泄漏源的周围环境(环境功能区、人口密度等);

(5)确定是否已有泄漏物质进入大气、附近水源、下水道等场所;

(6)明确周围区域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

(7)确定泄漏时间或预计持续时间;

(8)实际或估算的泄漏量;

(9)气象信息;

(10)泄漏扩散趋势预测;

(11)明确泄漏可能导致的后果(泄漏是否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中毒等后果);

(12)明确泄漏危及周围环境的可能性;

(13)确定泄漏可能导致后果的主要控制措施(堵漏、工程抢险、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等);

(14)可能需要调动的应急救援力量(消防特勤部队、企业救援队伍、防化部队等)。

8.3.2.4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根据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特点及其引发物质的不同以及应急人员的职责,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应急救援指挥人员、医务人员和其他不进入污染区域的应急人员一般配备过滤式防毒面罩、防护服、防毒手套、防毒靴等;工程抢险、消防和侦检等进入污染区域的应急人员应配备密闭型防毒面罩、防酸碱型防护服和空气呼吸器等;同时做好现场毒物的洗消工作(包括人员、设备、设施和场所等)。

8.3.2.5群众的安全防护

根据不同危险化学品事故特点,组织和指导群众就地取材(如毛巾、湿布、口罩等),采用简易有效的防护措施保护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疏散程序(包括疏散组织、指挥机构、疏散范围、疏散方式、疏散路线、疏散人员的照顾等)。组织群众撤离危险区域时,应选择安全的撤离路线,避免横穿危险区域。进入安全区域后,应尽快去除受污染的衣物,防止继发性伤害。

8.3.2.6事故分析、检测与后果评估

当地和支援的环境监测及化学品检测机构负责对水源、空气、土壤等样品就地实行分析处理,及时检测出毒物的种类和浓度,并计算出扩散范围等应急救援所需的各种数据,以确定污染区域范围,并对事故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

8.3.3烟花爆竹事故现场处置措施

8.3.3.1事故现场应急处置要点

发生烟花爆竹事故,事故现场指挥部应尽可能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应急处置措施:

(1)组织周围群众撤离危险区域,维持现场秩序;

(2)查明危险源,封锁事故现场和危险区域。疏散撤离现场人员,设置警示标志,严禁一切火源、电源,防止静电火花,并尽量将易燃易爆物品搬离危险区域,防止次生衍生事故;

(3)尽快恢复被破坏的交通、通讯等公共设施,同时对事故进行清理,进一步创造抢救与处理事故的条件;

(4)设置警戒线,划定安全区域,必要时向周边居民发出警报;

(6)迅速调集应急救援物资及食物、饮水,尽可能向受灾人员提供生存必须保障;

(7)及时制定事故的抢险救灾方案,并组织实施。根据烟花爆竹事故突发、迅速、冲击波强,以爆炸燃烧为主,易产生二次爆炸的事故特点,密切监控事态发展,排除导致事态进一步恶化的险情。

8.3.3.2现场紧急处置措施

烟花爆竹事故常见类型为:火灾事故、爆炸事故。针对上述烟花爆竹事故的特点,其处置方案要点分别如下:

烟花爆竹火灾事故处置方案要点

(1)迅速组织撤出灾区和受威胁区域的人员;

(2)探明火区地点、范围和尽可能找到起火原因;

(3)迅速切断火区电源;

(4)设置警示线,封锁危险区域;

(5)采取措施防止火区和火灾中产生的各种有毒有害气体扩散蔓延;

(6)确定重点防护目标(原料库、成品仓库等),防止出现爆炸事故;

(7)明确所需的事故应急救援处置技术和专家;

(8)明确可能需要调动的应急救援力量及物资保障;

(9)确定灭火方案;

(10)在整个抢救和处理过程中,必须有专人严密监测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的浓度及风向的变化,防止风流逆转,出现中毒窒息事故。

烟花爆竹爆炸事故处置方案要点

(1)迅速组织撤出灾区和受威胁区域的人员;

(2)确定爆炸事故发生的地点和范围;

(3)迅速切断灾区电源;

(4)设置警示线,封锁危险区域;

(5)采取措施防止爆炸产生的各种有毒有害气体扩散;

(6)确定重点防护目标(原料库、成品仓库等),防止出现二次爆炸事故;

(7)明确所需的事故应急救援处置技术和专家;

(8)明确可能需要调动的应急救援力量及物资保障;

(9)在整个抢救和处理过程中,必须有专人严密监测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的浓度及风向的变化,防止风流逆转,出现中毒窒息事故。

8.3.3.3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根据烟花爆竹事故的特点及其引发物质的不同以及应急人员的职责,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应急救援指挥人员、医务人员和其他不进入事故影响区域的应急人员一般配备过滤式防毒面罩、防护服、防毒手套、防毒靴等;工程抢险、消防和侦检等进入事故影响区域的应急人员应配备密闭型防毒面罩、重型防护服和空气呼吸器等;同时做好现场毒物的洗消工作(包括人员、设备、设施和场所等)。

8.3.3.4群众的安全防护

组织和指导群众就地取材(如毛巾、湿布、口罩等),采用简易有效的防护措施保护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疏散程序(包括疏散组织、指挥机构、疏散范围、疏散方式、疏散路线、疏散人员的照顾等)。组织群众撤离危险区域时,应选择安全的撤离路线,避免横穿危险区域。

8.3.3.5事故分析、检测与后果评估

相关技术支持机构负责对空气就地实行分析处理,及时检测出毒气体的种类和浓度,并计算出扩散范围等应急救援所需的各种数据,以确定污染区域范围,并对事故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

2022年5月9日

石莲子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我们期待与您沟通
通过了解上述内容,您肯定有话要说吧?任何想说的话,您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与我们进行沟通。

主办:莒南县人民政府
承办:莒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符:3713270017   鲁ICP备06010595号
鲁公网安备371327023713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