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县人民政府
朗读

甘薯烦夜蛾防控措施

来源:县农业农村局 打印

一、形态识别

甘薯烦夜蛾又称甘薯黑白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成虫为中型黑褐色蛾子,体长25~27 mm,翅尾33~35 mm,前翅有许多黑色斑纹,内横线为双条波状纹,环状纵有黑边;肾状纹外侧有白点3个,外横线为双条锯齿形。后翅白色,基部和后缘毛白色,外缘有一宽形黑带;翅尖至臀角处的缘毛白色,其他缘毛黑色。幼虫头部灰色,密生蓝黑色小点。身体部灰色或深灰色;第8腹节背面有1个白斑,同缘具有6~8个蓝黑色小点。第1对腹足比较小。幼虫老熟时体长45~50 mm。

二、危害特点

5月份出现于苗床,为害叶片,9—11月为害严重。低龄幼虫啃食叶片只剩表皮,3龄后将叶片啃食成缺刻、孔洞状,严重时可把叶片吃光,仅剩下叶脉或茎秆。叶片可以被吃光,严重影响产量,虫害发生与气象条件(8月降水)密切相关。

三、防控技术

当前正值果实膨大重要时期,药剂防控效果较好。主要使用药剂如下:低龄幼虫期,可选择使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25g/L溴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2%甲维盐乳油2000倍液、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2000倍液、10%虫螨腈悬浮剂2000倍液或30%茚虫威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进行必要试验后喷雾使用,喷药时应均匀周到。采收时应注意安全间隔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我们期待与您沟通
通过了解上述内容,您肯定有话要说吧?任何想说的话,您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与我们进行沟通。

主办:莒南县人民政府
承办:莒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符:3713270017   鲁ICP备06010595号
鲁公网安备371327023713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