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莒南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苏薯8号
特征特性
1、结薯早,薯块膨大迅速。苏薯8号栽后95—100天,鲜薯平均重0.8公斤/株,比同期徐薯18增产70%,增重速率明显提高。
2、丰产性好。江苏地区5月份栽插,10月底收获,鲜薯产量可达3500—4500公斤,高的达5000公斤。6月栽插(夏栽薯)产量达3000公斤左右。95—96年江苏省区试苏薯8号比徐薯18增产幅度达50%。该品种适应各种类型土壤,在中科院土壤所江西红壤试验站进行的红壤土栽插试验中,鲜薯产量达5000公斤以上。
3、商品性好。薯块整齐,并呈短纺锤形,大中薯率达90%以上,薯皮光滑,呈紫红色,薯肉桔红。
4、品质优良。每100g苏薯8号含维生素C19.62mg、β-胡萝卜素1.56mg,可溶性糖含量占薯块的6.9%,纤维少,肉质细、味甜。
5、抗性强。苏薯8号高抗黑斑病和甘薯茎线虫病,抗叶片萎蔫能力及抗旱能力均较强。
栽培要点
1、苏薯8号萌芽性较好,排种量15—20kg/m2。苗期勤施肥浇水,以促进壮苗多苗。
2、丘陵或平原、瘠薄地或肥沃地均可种植,也适于红壤旱薄地种植。要求土壤疏松,通气性良好。春栽、夏栽均可,留种用也可以作秋薯晚栽。根腐病发生地不宜种植。
3、苏薯8号属短蔓型品种,封垄较迟,长势偏弱,因此栽植密度要提高。一般春薯每亩3500—4000株,夏薯每亩4000—4500株。如果鲜薯作城市食用消费,为避免薯块过大影响销售,可适当增加密度或早收。
4、干旱瘠薄地栽培时,如苏薯8号前期长势较弱,可追氮、磷、钾
复合肥,以促进地上部茎叶生长,早封垄,为后期提供薯块干物质积累奠
定基础。
5、苏薯8号贮藏性能良好,但收获要及时,以防强冷空气的影响。阴雨季节收获的种薯处于高湿性环境,易发生软腐病。此外,种薯贮藏前,可以用多菌灵等药剂浸种、喷洒防病。
烟薯25
特征特性
1、植物形态
鲜食,中长蔓,分枝数5~6个,茎蔓中等粗,叶片浅裂,顶叶紫色,成年叶、叶脉和茎蔓均为绿色;薯形纺锤形,淡红皮桔黄肉或者红色肉,结薯集中薯块较整齐,单株结薯5个左右,大中薯率较高;耐贮。
2、营养价值
烘干率27.04%,淀粉率17.16%,粗蛋白1.27%,还原糖5.62%,可溶糖10.34%,胡萝卜素3.67毫克/100克鲜薯。
3、抗病能力
抗根腐病、黑斑病,中抗茎线虫病,中抗蔓割病,中抗薯瘟病。
4、产量对比
鲜薯第1生长周期亩产2495.55千克,比对照徐薯18增产33.58%;第2生长周期亩产3723.2千克,比对照徐薯18增产22.14%;薯干第1生长周期亩产679.8千克,比对照徐薯18增产31.62%;第2生长周期亩产1005.2千克,比对照徐薯18增产17.36%;淀粉第1生长周期亩产428.24千克,比对照徐薯18增产10.94%;第2生长周期亩产638.90千克,比对照徐薯18增产3.00%。
栽培要点
1、整地
冬前深翻,春天栽植之前起垄,垄距80公分,垄高25-30公分,建议单垄单行栽植,烟薯应该粉碎麦茬旋耕后起垄。配合起垄使用颗粒地下害虫药,每亩地使用80斤纯硫基高钾肥和50斤生物菌有机肥。
2、栽苗
单垄单行春薯一米5棵,夏薯一米6棵,即一亩地春薯3000棵,夏薯3500棵左右栽苗,建议斜栽或平栽,禁止直栽。
3、喷施封闭药
栽苗之后三天内喷施针对红薯苗安全高效的二甲戊灵或异丙草胺,一喷雾器70-100ml,一亩地三喷雾器。持效期45天,基本上避免了中期除草,如果封闭效果不好可以喷施红薯专用苗后除草剂。
4、适时控旺
(1)秧子25公分第一遍轻控,红薯专用控旺药一瓶一亩。
(2)秧子35公分第二遍控旺。
(3)一周后第三遍控旺。
5、配合控旺喷施叶面肥
增强口感配合控旺喷施红薯专用磷酸二氢钾,增加色泽配合滴灌滴施微量元素,增加产量喷施光合增产素,增加耐储性喷施红薯钙和保鲜剂。
6、杀秧收获
烟薯25想储藏,必须在霜降之前收获完毕,储藏温度7-10度,湿度75-95%,保持充足的氧气供应,因此要把病虫坏次破伤薯挑出来。烟薯25电商规格二两到六两,烤薯规格六两到一斤半或两斤,都要求无病虫沟槽。
济薯26
植物形态
济薯26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从03-31-15母本,经放任授粉获得实生种子,2009—2013年通过实生苗、初选圃、复选圃、品系比较、国家区试等逐级选拔试验,2014年3月经全国甘薯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定名。济薯26时片开肉叶黄绿色带聚边,成年叶绿色叶脉聚鱼转细长度中等,绿色带紫株结薯4个左右,大中薯率较高;烘干率24%—30%左右。
抗病能力
该品种高抗甘薯根腐病,抗重茬能力突出。抗蔓害病和贮存期软腐病。茎线虫病抗侵入不抗扩散;但不抗黑斑病。
西瓜红
特征特性
株形匍匐,长蔓,分枝多。顶叶浅紫色,叶心形,叶脉浅绿色,茎绿色。结薯分散,单株结薯较多,薯形下膨,薯身光滑,薯皮深红色,薯肉桔红色,胡萝卜素含量高。薯块干物率平均29.33%,食味80.45分,淀粉率18.89%,胡萝卜素含量17.30毫克/100克鲜薯。大田薯瘟病抗性鉴定为中抗,室内薯瘟病抗性鉴定为中感。
产量表现
2010年秋季参加省区试,鲜薯平均亩产2327.00公斤,比对照种广薯111增产32.50%,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干薯平均亩产674.20公斤,比对照增产34.54%,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11年秋季复试,鲜薯平均亩产2279.00公斤,比对照种广薯111增产25.89%,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干薯平均亩产674.20公斤,比对照种增产34.54%,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种植3000株;起畦高35厘米以上;施足基肥,早施结薯肥和壮薯肥。
审定意见
为匍匐型甘薯品种。丰产性好。长蔓,分枝多,结薯分散,单株结薯较多,薯身光滑,薯皮深红色,薯肉桔红色,胡萝卜素含量高,食用品质优,耐贮性较好,中感薯瘟病。适宜我省甘薯产区的非薯瘟病片区种植。
龙薯9号
形态特征
龙薯9号顶叶绿,叶脉、脉基及柄基均为淡紫色,叶色淡绿。短蔓,茎粗中等,分枝性强,株型半直立,茎叶生长势较旺盛。单株结薯数5条左右,大中薯率高,结薯集中,薯块大小较均匀整齐,薯块纺锤形,薯皮红色,薯肉淡红色。种薯萌芽性中等,长苗较快。薯块耐贮藏性中等。高抗蔓割病,高抗甘薯瘟病Ⅰ群。薯块晒干率22%左右,出粉率10%左右,食味软、较甜。龙薯9号属短蔓高产优质品种,其蔓长0.8-1米,分枝5-8条,脉基微紫,茎叶全绿,叶心脏形,有开花习性,一般结薯3-5块,短纺锤形,适用性强,一般亩产8000斤左右,栽后100天亩产可达4000斤,丰产性特好,其结薯特早的性能,比同期栽培的甘薯可提前15天上。
生长环境
耐旱、耐涝、耐瘠薄,耐寒性较强,适应性广。
主要价值
红皮桔红肉,整齐光滑,大块率高,口味甜糯,是一个食用烘烤的上等品种。
产量表现
2001-2002参加福建省甘薯新品种区试结果,两年平均鲜薯亩产3786.85公斤,比对照金山57增产47.62%;薯干亩产805.3公斤,比对照金山57增产20.28%。生育期在90天的情况下,鲜薯亩产高达2840公斤。
栽培要点
1、培育壮苗,采用秋薯留种。
2、施足基肥,早追苗肥,重施“夹边肥”,后期看茎叶生长情况酌情追施“裂缝肥”或根外追肥。
3、适期早插合理密植。早薯一般在5月上中旬插,秋薯扦插期在立秋前。扦插密度为3500~4000株/亩为宜。
4、注意防治病虫害。由于品种茎叶生长量偏小,中后期注意防治斜纹夜蛾等食叶害虫。
5、适时收获。全生育期不宜超过13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