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莒南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发展夏花生(小麦、花生两熟)是提高复种指数,有效解决我县粮油争地矛盾,实现高产高效的有效途径,现提出如下夏直播花生主推品种和栽培技术意见。
一、深耕改土、打好高产基础
收麦后播种花生时间紧迫,不易深耕整地,可在小麦播种前结合增施有机肥深耕翻30厘米。
二、前茬增肥、培肥地力
在计划小麦收获后直播花生的麦田,应在小麦播种前结合耕地重施前茬肥。前茬肥每亩用量应达到优质圈肥3500-4500kg,尿素25-30kg,普通过磷酸钙55-60kg,硫酸钾25-30kg,或相当于以上肥料数量的复合肥。
三、精细整地、合理施肥
麦收后,抓紧时间整地、施足基肥。每亩施土杂肥3500-4500kg,化肥施纯氮10-12kg,五氧化二磷8-10kg,氧化钾10-12kg。根据土壤养分情况,适当增加钙肥和硼、锌、铁等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肥料类型应速效和长、缓效肥料相结合。小麦收获后,将上述肥料撒施在地表,然后耕翻20-25厘米,再用旋耕犁旋打1-2遍,将麦茬打碎,整地做到土松、地平、土细、肥匀、墒足。
四、精选种子、药剂拌种
选择适于晚播、矮秆、早熟的高产优质小麦品种。花生选用增产潜力大、品质优良、综合抗性好的早熟或中早熟花生良种,山花9号、花育25、青花5号、临花6号等。花生剥壳前带壳晒种2-3天,播种前7-10天剥壳。根据地下害虫和根茎腐病发生情况用花生种衣剂包衣。
五、抢时早播、保证足够密度
前茬小麦收获后,应及时早种,越早越好,力争6月10日前播种,最迟不能晚于6月15日。中大花生每亩密度10000-11000穴,小花生11000-12000穴,每穴播2粒种子。
六、按标准做畦、提高盖膜质量
垄距80-85厘米、垄高10-12厘米、垄面宽50-55厘米,垄上小行距30-35厘米。要改梯形垄坡为矩形垄坡,使垄坡与地面接近垂直。地膜选用宽度90厘米,厚度不低于0.01毫米地膜。覆膜前每亩均匀喷施金都尔90-100毫升或乙草胺120-150毫升,加800倍可湿性多菌灵封杀垄面病菌药液60千克。有条件的最好采用机械化覆膜,将起垄、播种、喷除草剂、盖膜等工序一次完成。
七、加强田间管理
1.及时释放幼苗
花生幼苗不能自动穿破地膜的,要人工破膜放苗,防止灼烧。放苗应在上午9时前或下午4时后进行。具体做法是,在播种穴上方开1个直径4-5厘米的圆孔,并及时抠出压埋在地膜下面的侧枝。缺穴的地方及时补种,种子应催芽,补种时浇少量水。
2.注意防旱、排涝
夏花生对干旱十分敏感,任何时期都不能受旱,尤其是盛花
和大量果针形成下针阶段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需水临界期,干
旱时应及时灌溉,同时,夏花生也怕芽涝、苗涝,应注意排水。
3.及时防治病虫害
(1)苗期重点防治蚜虫
当蚜株率达20%时,用50%吡蚜酮2000倍液或10%吡虫啉3000倍液喷雾,每亩药液用量40-50千克。
(2)生长中期重点防治棉铃虫等虫害
用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g/667m2喷雾1.5%甲维盐20g/667m2喷雾。
(3)后期重点防治叶斑病
田间病叶率达到6%—8%时,用30%笨甲.丙环唑20g/667m2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60g/667m2叶面喷雾。每10—15天喷1次,连喷2-3次。
(4)防止旺长、倒伏
花生进入花针期生长开始加快,当结荚初期株高达30厘米,主茎日增量超过1.5厘米时,及时叶面喷施杀菌剂烯唑醇700-800倍液,连喷2-3次,间隔7-10天。徒长严重的地块,第3次可加壮饱安进行控制。
(5)叶面喷肥,防止早衰
在花生生育中后期每亩用浓度为2%-3%的过磷酸钙水澄清液75-100千克,添加尿素0.15-0.2千克混合后叶面喷施,每隔10天喷1次或喷施浓度为0.2%-0.4%的磷酸二氢钾液,于8月下旬起连喷两次,间隔7-10天,也可喷施适量的含有N、P、K和微量元素的其他肥料。
八、适时晚收
适宜收获期为10月上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