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莒南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我县小麦目前处于起身期,即将进入拔节期,随着温度的不断回升,田间水分蒸发快,农田表土层失墒较快,提示注意提墒保墒。结合3月20日降雨情况以及当前苗情、病虫害情况,提出以下小麦田间技术指导意见:
1、一类麦田,群体密度一般为每亩60~80万,多属于壮苗,在管理措施上,应注意促控结合,要突出氮肥后移。对地力水平较高,适期播种、群体70-80万的一类麦田,要在小麦拔节中后期追肥浇水,以获得更高产量;对地力水平一般,群体60-70万的一类麦田,要在小麦拔节初期进行肥水管理,一般结合这次降雨亩追尿素13-15公斤。
2、二类麦田,群体密度一般为每亩45~60万,属于弱苗和壮苗之间的过渡类型,管理重点是巩固冬前分蘖及促进春季分蘖的生长,提高分蘖成穗率,进行肥水管理,结合降雨亩追尿素15公斤左右。
3、三类麦田,群体密度一般为每亩小于45万,多属于晚播弱苗,春季管理上以促为主,结合降雨追施氮素化肥和磷肥,促根增蘖保穗数,促进次生根生发和春季分蘖形成,提高分蘖成穗率。
4、从目前田间调查来看,由于播种时间和播种量的差异,部分地块出现冻害,一旦发生冻害,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防止旺苗变弱苗。主要补救措施:一是及时追肥浇水。对遭受冻害的麦田,根据受害程度,及时追施速效化肥并适量浇水,以促进小麦对氮素的吸收,促苗早发,提高2-4级高位分蘖的成穗率,弥补主茎损失,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二是中耕保墒,提高地温。及时中耕,蓄水提温,能有效增加分蘖数,弥补主茎损失。三是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小麦受冻后,及时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等,促进中、小分蘖的迅速生长和潜伏芽的快发,增加小麦成穗数和千粒重,提高小麦产量。
5、病虫害防治。小麦起身拔节期是多种病虫害发生的主要时期,要及早进行防治。要重点注意防治小麦纹枯病、红蜘蛛、金针虫等病虫害。防治纹枯病:每亩可用5%井冈霉素水250毫升或20%三锉酮可湿性粉剂50-60克,兑水50公斤,对植物中下部均匀喷雾,重病田隔7-10天再用药防治1次。防治麦蜘蛛:我县麦蜘蛛主要是麦圆螨和麦长腿螨,用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1000~ 1500倍液、15%哒螨灵乳油2000~3000倍液兑水喷雾或5%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喷雾,有水浇条件的地块可结合麦田浇水,提高群体质量,降低虫害发生量。
莒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技站
2019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