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县人民政府
朗读

关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建议的答复

来源:莒南县人民政府网站 打印

吴进营委员:

您提出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建议》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立足自身产业特点和优势,通过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培育等举措,不断促进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发挥资源优势筑牢发展根基。针对不同特色产业,先后起草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莒南花生产业做大做强的意见》《莒南县茶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实施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合作社为载体,做好花生、茶叶等良种引育推进工作,实现良种迭代升级,花生良种覆盖率达98%;制定发布了《莒南白茶加工技术规程》《沂蒙红茶加工技术规程》等团体标准,加强全产业链技术创新和规范生产。二是加强体系构建促进融合发展。按照“农业要建体系”工作思路,坚持用工业思维抓农业,聚焦强链延链补链,推动形成“有原产地、有加工、有贸易”的完整全产业链条,推动农业建体系上新水平。2024年投资28.5亿元建设玉皇粮油智能制造、“薯镇飘香”、厉家寨大樱桃三产融合、北方国际云茶仓等项目,构建了花生、茶叶、甘薯、樱桃四个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体系,不断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是注重品牌打造。积极实施品牌战略,统一打造区域公用品牌,2024年全县“三品一标”有效用标52个;组织引导企业参加各类产品展销推介会,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深入挖掘各产业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文化品牌,提升莒南特色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全县共建有特色产业展馆3个;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实现保一产、促二产、发展三产。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展“农业项目招引突破年”活动,建立莒南籍在外农业产业类人才库,实现以人才招商;结合镇域产业特色,强化资源集聚,加快推进16处农业科技创新产业园建设,推动产业集聚,以产业吸商;全力打造“莒南花生”“莒南白茶”等区域品牌,积极申报“好品山东”、省知名品牌等,以品牌引商。今年以来,新招引产业项目82个、总投资86.09亿元,全县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23家【国家级2家,省级12家,市级109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05家。

根据您提出的意见建议,结合我局工作职能,下步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积极探索多元化特色化发展路径。深度挖掘特色产业发展优势,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以朱芦镇为例,在保留樱桃采摘等传统项目基础上,深度挖掘当地红色文化、民俗文化资源,让游客在体验采摘乐趣的同时,感受红色文化的熏陶,提升休闲旅游农业的文化内涵。同时,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文创企业合作,支持特色农产品电商直播,参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电商技能培训,推动特色农产品实现线上销售。

(二)加快构建产业融合发展政策体系。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保障土地要素,推动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产业融合项目落地实施。积极争取省级、国家级产业融合发展项目资金,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有力资金保障。积极推动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支持引进农业科技、电子商务、文旅规划等领域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加强本土人才培育,让优秀人才投身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三)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开展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模式,发挥龙头企业带动示范作用,鼓励企业开展新技术、新工艺引进和研发,推动形成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带动力足的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引领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是强化专业技术培训,结合“四雁孵化”工程,邀请各类农业技术专家开展专题授课,提高合作社管理人员及社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二是加强农村电商助力合作社发展,通过“政府牵动、政策促动、品牌推动、帮扶拉动、电商带动”等综合措施,帮助合作社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破解“流通”瓶颈。

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莒南县农业农村局

2025年6月16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单位和电话:莒南县农业农村局 0539-721270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我们期待与您沟通
通过了解上述内容,您肯定有话要说吧?任何想说的话,您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与我们进行沟通。

主办:莒南县人民政府
承办:莒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符:3713270017   鲁ICP备06010595号
鲁公网安备371327023713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