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议》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县农业农村局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立足我县农业产业资源禀赋,围绕“农业建体系”要求,持续农业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全力推进科技兴农战略,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针对您提出的意见建议,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立足莒南特色,布局农业科技创新
(一)巩固特色种源优势。种业振兴行动,依托“中国花生之乡”优势,建设莒南花生种业产业园,重点攻关高油酸、抗病高产花生新品种,联合山东省农科院开展分子标记育种技术应用,力争2025年培育2个国家级审定新品种。特色林果种源保护,强化莒南板栗、大店草莓等地理标志产品种质资源库建设,建立板栗种质资源圃,推进板栗矮化密植技术研发,破解传统种植效率瓶颈。
(二)建设区域性育种创新平台。推动金胜粮油集团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共建“花生生物育种实验室”,重点突破花生抗黄曲霉毒素基因编辑技术,打造黄淮海地区花生种业研发高地。加大财政资金对现有种子生产企业的投入力度,引进生物育种研发企业与科研院所进行技术研发和生产,研发生产玉米、小麦、花生新品种。
二、做强现代设施农业,赋能产业升级
(一)打造智慧农业示范场景。花生智慧种植示范园,在十字路街道、坊前镇试点建设500亩智能水肥一体化花生种植基地,集成北斗导航播种、无人机植保、土壤墒情物联网监测等技术,实现亩均节水30%、减药20%。茶叶无土栽培工厂,依托洙边镇“中国茶叶之乡”优势,在茶溪川田园综合体建设数字化茶叶植物工厂,推广光温智能调控、无土栽培技术,实现茶叶周年化生产。
(二)突破农产品加工关键技术。支持玉皇粮油、兴泉油脂等龙头企业研发花生蛋白提取、板栗低温保鲜等精深加工技术,建设花生全产业链技术创新中心,推动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至35%。
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活创新动能
(一)构建“产学研用”协同机制。推行“企业出题、院所解题、政府助题”攻关模式,设立莒南县农业科技“揭榜挂帅”项目库,首批聚焦花生机械化收获、花生病虫害绿色防控等5项技术需求,面向全国高校院所发榜。试点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实行“科研人员驻企驻村”制度,打通技术落地“最后一公里”。
(二)强化政策激励导向。出台相关政策,对主导制定国家行业标准、获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的主体给予补助奖励,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四、完善科技投入机制,强化资金保障
(一)设立专项扶持基金。重点支持花生种源攻关、设施农业装备研发、农产品加工技术升级等领域,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给予配套补贴。
(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引导社会资本重点投向智慧农业、生物育种等领域,计划落地3~5个社会资本参与的农业科技示范项目。
五、优化平台载体建设,集聚创新资源
(一)建设高能级科创平台。重点布局生物育种、智能农机、农产品精深加工三大板块,吸引中国农科院、山东农科院等机构设立分支机构。升级莒南花生大数据中心,整合种植、加工、市场全链条数据,构建花生产业“数字大脑”。
(二)强化区域协同联动。联合临沂市农科院、日照市茶叶研究所共建沂蒙山区特色农业科创联盟,推动花生、板栗、茶叶等产业技术跨区域共享。
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莒南县农业农村局
2025年6月9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单位和电话:莒南县农业农村局 0539-7212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