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政协委员,您好!您关于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以文化人泽民心的提案已收悉,感谢您对全县文化工作的关心和帮助,现将有关工作情况答复如下:
一、文化惠民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厚植基层文化土壤。继续实施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提升建设工程,不断提高全县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和均等化配置水平。通过文化设备提升、服务手段提升等手段,对全县80个村(社区)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和80个村(社区)文化小广场进行提档升级;继续推进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程建设,深入挖掘本土文化的独特价值,建成内容丰富、形式新颖、体验性强的历史文化展示场所,年内组织对4个历史文化展示室进行提升建设;深入推进图书馆分馆、文化馆分馆总分馆制建设,扶持有条件的镇街打造有亮点、特色鲜明的图书馆分馆和文化馆分馆示范标杆。
二是加大送文化工作力度,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开展送戏下乡,今年,持续加大送戏下乡惠民演出工作力度,确定为全县各村居(社区)提供送戏下乡惠民演出918场,将演出范围从以往的行政村(社区)扩大到全县自然村,目前已完成181场;开展公益电影“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目前已完成180余场,组织“红心永向党 光影映初心”流动影院进校园活动,放映精心挑选的《奇袭地道战》等影片,对提升小学生思想素质与艺术修养发挥了积极作用;“庆祝建党100周年”送电影进福利机构活动,覆盖全县15处敬老院,每月放映一场公益电影。开展“沂蒙红色文艺轻骑兵”活动,根据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结合群众生产、生活,编排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接地气的文艺节目。文艺工作者们深入全县16个镇街,为3000多位父老乡亲送上了好看的文艺节目。开展“乡村阅读直通车”服务活动18次,送书送到百姓家门口,为群众提供图书借阅服务,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是创新“种文化”工作方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品质。计划年内在县城五洲广场打造一处约200㎡的文化驿站,集图书阅览、非遗展示、公益培训、旅游宣传推介等功能于一体,以驿站为平台,以活动为载体,让城乡居民放慢脚步,享受文化发展成果,用文化自身的魅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吸引力和美誉度。目前该项工作正在按计划向前推进。设立“艺莒南”公益培训班,传授群众文化技能,自开班以来,开展线上声乐教学、非遗传承人现场传授剪纸技艺、公益模特培训班等活动,培训1600余人次;开办“音你而美”社区广场舞公益培训班4期,向群众传授广场舞基本动作,吸引现场气氛热烈。
二、工作打算
(一)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提高均等化配置水平。充分发挥基层文化阵地作用,加大设施建设力度,建设县乡村一体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促进设施从“有”到“优”,打造功能效果更加完善,空间布局更加合理,使用管理更加规范,作用发挥更加明显的设施体系,为提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更好的设施支撑。
(二)着眼基层群众需求,提高文化活动吸引力。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思路,积极探索群众“点单”、群众评价新模式,回应群众文化生活新需求。在供给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提供“菜单式服务”,提前做好演出剧(节)目调研,形成演出资源节目清单,逐渐建立起一套以群众满意度为着力点的送戏下乡运作体系,选出群众想看、爱看、喜欢看的节目进行演出。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种文化”质量。建立健全文化专业人才管理细则,推动基层文化站站长和工作人员等专业人才专职专用,专司其职,多渠道、多形式地组织基层文化干部参加省市县相关文化业务培训及观摩活动,提高其组织文化活动、研究基层文化等属地“种文化”的能力。
莒南县文化和旅游局
2021年7月5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单位及电话:莒南县文化和旅游局0539-72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