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县人民政府
朗读

关于加快农文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的建议

来源:莒南县人民政府网站 打印

尊敬的人大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农文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的建议》已收悉,经我们认真研究后,现将有关情况回复如下:

一是坚持品质化供给,乡村文化设施效能提升。建设乡村书房3处、旅游书吧7处,乡村大舞台350处、文化广场711处。全县16个镇街综合文化站均通过省级评估定级,二级以上等次占比69%。今年以来组织开展“一村一年一场戏”惠民演出、“四季村晚”、小戏小剧展演、“艺莒南”公益培训等主题活动600余场次。公布县级非遗项目191项、县级传承人210人、县级非遗工坊31家。重点培育木梳、柳编、石雕石刻、黑陶、茶叶等特色项目,开展非遗购物节等活动近20次,充分发挥非遗在带动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是坚持系统化打造,全域乡村旅游提质增效。加快推进厉家寨等10个农文旅融合项目建设。天马岛、茶溪川2处积极创建国家A级旅游区;大店镇创建省级民宿集聚区;大店镇草莓大会、涝坡镇桃花汇、坪上镇樱桃大荟3项活动已申报省级乡村好时节;留住芳华等6处创建省级星级民宿,茗正源等7处创建沂蒙乡愁民宿;策划举办草莓大荟等10余项活动;赴南京邮电大学及济南、日照、连云港等地开展农文旅推介,全面提质乡村旅游。

三是盘活红色文旅项目,打造红色研学品牌。以山东省政府旧址为中心,串联渊子崖、石泉湖、马棚官庄、曹玉海展馆、厉家寨、无极鬼谷等景点、项目,形成革命旧址与纪念场馆、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融合、红色研学与教育三大板块。以旅游景区、阅读空间、游客服务中心、高铁站等为依托和重点,打造山东省政府暨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非遗长廊、庄氏庄园非遗一条街、石泉湖宋朝茶市非遗展示街、厉家寨非遗展区等30余处,研发花生礼盒、翻花、泥老虎、手绣等具有莒南特色的非遗文创产品,丰富景区业态。积极探索红色旅游在红色教育中的关键作用,构建起科学完善的“1+4”青少年研学课程体系,并精心打造青少年研学品牌——“沂蒙红芽”,“沂蒙红芽”红色教育沉浸式课堂入选山东省研学旅行创新设计大赛优秀奖。庄氏庄园与山东省研学旅行协会合作,推出数十个研学课程,涵盖红色微课堂、黑陶、柳编、草木染工坊、活字印刷馆等,与研学机构合作,让青少年在旅行中传承红色基因。

四是坚持底线化部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持续推进。积极争取文物保护项目中央资金,实施金沟官庄团支部旧址等革命文物修缮保护项目,守住乡村红色文化记忆;渊子崖村、大山村等4个村被评为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洙边镇、大店镇河湾村等3个镇、18个村被评为临沂市红色堡垒镇、村。开展“Yes,博物馆!”文博研学进社区、进乡村活动,年受益群众3万余人,有效发挥了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

莒南县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12月5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单位及电话:莒南县文化和旅游局0539-7212009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我们期待与您沟通
通过了解上述内容,您肯定有话要说吧?任何想说的话,您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与我们进行沟通。

主办:莒南县人民政府
承办:莒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符:3713270017   鲁ICP备06010595号
鲁公网安备371327023713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