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富强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农业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县农业农村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答复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基础。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够忽视农业、忘记农民,要加快发展农业产业,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为全面建设共富之路夯实基础。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及重视下,我县农业产业取得长足发展,创建了“莒南白茶”、大店草莓等公用品牌,在养殖业发展上也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随着现代农业的兴起,传统的种植、养殖业已不能适应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步伐,为加快推进我县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促进新型农业产业向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三产融合发展转型升级,县委县政府乘着国家乡村振兴的东风,充分利用上级政策,统筹整合农业资金,补齐农业产业短板,激励扶持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障粮食产能,增强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发展扶持政策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结合政府的项目扶持,大力发展规模化的新型农业种植、养殖产业,做到一村一品,为乡村振兴,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下步打算
2023年,莒南县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建设实力的、农民的、活力的、宜居的、奋进的沂蒙乡村,系统谋划、融合推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1、对全县新型农业种植产业的发展做出发展规划。加快10.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县区镇域周边因地制宜发展连栋温室等设施农业,强化示范引领,提升蔬菜等鲜活农产品稳产保供水平。实施非耕地设施农业开发建设,引导占用耕地较多的设施种植适度向山区、荒地等非耕地转移。发展壮大新型农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模式,扶持原有新型经营主体提档升级。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作,做好示范社、示范场的申报工作,为新型农业种植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加大资金投入,扶持大户起到龙头带动效应。加大农业企业的扶持力度。产业兴旺是“龙头”,根本要靠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围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农产品加工业、乡村休闲旅游、农村创新创业等,因地制宜调整和优化资金使用要求,着重在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上予以精准扶持。农业农村局将整合部分项目资金予以支持特色产业的发展,在设施农业大棚的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品种的培育与研发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补上土壤改良和农田灌溉设施的短板。扎实推进普惠金融助力新型农业种植产业长足发展。开展金融助力乡村振兴融资需求摸排工作,召开金融助力乡村座谈会,加大授信力度,解决新型经营主体资金难问题。
3、加强科技培训。积极在种养项目发展过程中加大生产技术的指导,紧密结合农业生产特点和农民需求,提供先进种植、养殖技术。农业农村局始终把技术指导和培训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依托农技推广补助、新型农民培训等项目,通过开办田间课堂、现场技术指导、集中培训、多渠道联系沟通等形式,加大技术指导培训力度和推广范围,让更多种植户、养殖户了解到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进而促进当地新型农业种植产业的发展。依托“四雁工程”,大力推进鸿雁人才队伍建设,挖掘打造一批具有农业科技推广和示范引领作用的“土专家”、“田秀才”,为新型农业发展做好人才基础。
4、积极提供销售渠道。农业的发展应多方聚力,在制定发展规划、给予资金支持、提供气象服务,拓宽种植业产品销售渠道等方面,共同优化农业产业销售,走共富之路。加大农产品品牌创建力度,加强品牌宣传和培育。加快推进长三角农产品基地建设,提升我县优质农产品对外销售力度。农业农村局将积极组织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参加各级各类农产品宣传推介展销会等,擦亮“莒南品牌”,提升莒南优质农副产品知名度,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我县新型农业种植产业发展和优质农产品销售的良好氛围,共促莒南农业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莒南县农业农村局
2023年7月5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单位和电话:莒南县农业农村局 0539-7212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