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学玲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我县畜牧养殖业发展壮大,调动恢复生猪生产积极性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莒南县是畜牧养殖大县,已连续17年被列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是“全国养猪百强县”,饲养量一直处于全市第一位、全省前列。根据统计情况反馈数据,6月以来生猪存出栏略有增幅,部分养殖场户补栏意愿、出栏意愿均有所增加。截至2023年上半年,全县生猪存栏达到76.1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6.92万头,生猪上半年出栏69.97万头。2023年上半年肉蛋奶总产达到10.5万吨。全县现有畜牧养殖户数约1万余户,备案规模养殖场1015家,其中市级以上标准化养殖场193家,市级高效生态示范园区及示范场、家庭牧场、种养结合示范场21家。近年来,我县通过强化组织领导、政策扶持、科技引领、示范带动,全力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加快种养循环农业发展,全县规模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达到了100%,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打造了肉鸡、肉鸭粪污生产有机肥、生猪散养密集区生物发酵床养殖、规模养殖场粪肥还田等典型案例,形成了特色鲜明、效果明显、带动有力的粪污资源化利用新格局。
二、下步打算
一、开展招商引资,延长产业链条。积极谋划生猪全产业链建设,围绕生猪肉类精深加工、高端熟食肉制品、流通销售,精准招商肉制品精深加工企业,加快企业提质升级,新建、扩建屠宰及肉制品精深加工项目,拓展畜产品深加工能力,增加产品附加值。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产业布局,打造预制菜特色品牌,规范提升绿色食品产业,引导扶持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扩规模提档次,开发精深加工产品,带动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由百万级生猪调出大县向肉制品加工强县跨越。
二、加强技术培训,做好疫病防控。对养殖场户继续做好指导和服务,合理安排生产经营,及时关注养殖端补栏出栏节奏、终端消费情况,顺时顺势出栏肥猪,避免赌博行情造成损失。督促指导各镇街兽医站规范开展疫苗免疫注射、免疫档案管理等工作,全面完成春防及补免;加大宣传力度,搞好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先打后补”;做好养殖场户监管、动物疫病巡查排查等工作。加强动物卫生工作,依法依规开展动物产地检疫和产品检疫,加强路查站24小时值班值守,做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继续开展大清洗、大消毒活动。持续开展生猪调运联合整治行动,严厉打击不法行为。继续开展在岗官方兽医、村级防疫员和屠宰厂协检员及养殖场户全员技术培训、指导工作。
三、提高环保意识,推进生态养殖。一是强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指导服务。将按照上级部署安排,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持续组织开展好全县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和服务工作,以重要河流等一些敏感区域为重点,指导畜禽养殖场户完善提升粪污贮存设施,改善养殖场区环境“脏乱差”局面,坚持发展保护并重、质量生态共赢,为实现山清水秀,建设生态宜居莒南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二是加强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推广工作。将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学习、掌握核心技术,加强技术培训工作,加大推广力度,对没有足够的土地消纳畜禽粪污的,积极推广生态环保垫料养殖技术,推动全县现代化生态环保垫料养殖场建设,并利用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调动养殖场户改造提升的积极性,确保发挥实效,创造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三是积极推进畜禽粪污处理中心建设。进一步强化政策落实,加快推进全县畜禽粪污处理中心建设。对养殖场(户)畜禽粪污实行统一收集、集中处理,建立“收集-处理-还田”全链条管理机制,推进粪肥科学还田。积极通过招商引资,争取在全县多处养殖密集乡镇建立畜禽粪污处理中心,并实现稳定运营,提高全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
四、加强政策扶持,保障经济效益。严格落实生猪保险补助惠民政策,参保率达40%,继续推进生猪价格“保险+期货”创新试点工作,设计保费金额200万元,发挥投保带头户示范作用,提高养殖户参保率,充分利用保险、期货等金融工具,有效化解生猪市场风险,切实保障养猪场户经济效益,提振养殖场户养殖信心。保持生猪生产相关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加大生猪养殖扶持力度,在土地、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积极组织实施生猪良种补贴和新建现代化生态环保养猪场奖励政策,持续开展标准化养殖示范创建,推动生态环保垫料养殖场建设,调动养殖场户养殖积极性,持续恢复生猪生产,助力莒南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莒南县农业农村局
2023年7月21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单位和电话:莒南县农业农村局 0539-7212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