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莒南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24年,朱芦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认真按照《中共莒南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2024年工作要点》的工作要求,狠抓工作落实,较好完成了本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法治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一是始终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开展依法治镇工作的指导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干部培训、党员学习的重要内容,分层次抓好各个群体贯彻落实。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继续做好全镇发文、重大行政决策、行政合同合法性审查工作,做到依法科学民主决策。二是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我镇严格按照要求管理执法队伍,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加强执法能力培训,健全纪律约束机制,狠抓执法纪律和职业道德教育,定期组织执法人员参加法律法规知识、执法技能等各类培训,提高其解决执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三是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充分发挥调解员作用,坚持周例会制度,月研判制度,狠抓调解工作法治化、规范化工作。全年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09起,无因调解不及时而引起的民转刑案件和群众性集体上访案件的发生。四是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先后举办全镇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习近平法治思想》、《民法典》、《行政复议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专题法治讲座,党政主要领导主动参加司法、民政、国土等部门举办的法治宣传、法律服务等法治实践活动,营造了全镇党员干部学法用法浓厚氛围。
(二)推进公正司法情况
一是深入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工作,持续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不断健全各类规章制度,为开展基层工作提供了必要的组织和物质保障。依托“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中心规范化建设和“非诉在线”网上受理平台,整合司法、12345、信访、公安等调解资源,构建矛盾纠纷大调解格局。二是落实《“你查我督.融入式”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办法》的要求,建立“3+”行政执法全流程监督模式,从事前、事中、事后3个阶段,运用多种监督方式全流程开展执法监督工作。开联席会议12次,搭建镇级平台,同县直相关部门签订赋权事项承接确认书,推行“一支队伍管执法”,实现“握指成拳、协同共管”,建立、健全协作配合机制、管辖权异议解决机制、案件移送机制、帮扶支持机制、动态调整机制。充实执法人员力量,有持证人员31人(其中今年新增22人),采取视频授课及线下讲座的形式,利用每周五下午,对本镇所有行政执法专职人员进行培训,是构建“镇队执法、县队指导”模式,形成镇级执法队伍现场执法时派驻执法中队积极指导并协助执法的工作态势,执法队三班倒,24小时不间断对辖区涉国土、环保领域违法行为进行巡查,发现问题从严从快查处。采取执法监督人员跟随参加行政执法检查的方式,在不打扰执法人员正常执法活动情况下,对执法情况全程观摩和监督指导,出具问题反馈函2次,提出问题5条,全部整改完成。
(三)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情况
一是维护宪法权威,培育全民法治意识。将国家工作人员学习宪法教育纳入普法年度计划,通过组织开展宪法讲座,知识竞赛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宪法教育,提升国家工作人员宪法意识,发挥国家工作人员维护宪法权威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莒南首发等各种媒介平台,向社会广泛深入宣传宪法基本内容,切实推进宪法贯彻实施,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形成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社会氛围,增强全民宪法意识;深入持久在全镇学校开展宪法宣传教育,组织全镇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推进宪法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切实增强青少年宪法观念,实现校园宪法宣传教育常态化;组织开展“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推动集中宣传活动制度化,建设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基地,通过升国旗、奏唱国歌等仪式仪礼和开展重大节庆活动,增进全社会对宪法的尊崇和信仰。通过个人自荐、民主推荐、多部门联合审查等流程,对全镇法治带头人5名,法律明白人15名进行调整,定期开展法治宣传;重新打造法治文化阵地,在辖区村居营造法治的氛围。二是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我镇积极探索,将普法工作与社会治理相融合,不断提升普法“穿透力”和“渗透力”,我镇围绕5个社区,3.9万人口的具体实际,制定完善了《关于强化朱芦镇法治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以机关、农村、学校为重点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法律进机关。充分运用LED显示屏、微信群、法治讲座等宣传阵地,为政府机关干部学法提供条件,教育引导广大干部不断推进依法行政,切实保障群众的切身利益;法律进农村。针对农民最关心的土地管理、道路建设、生活保障等热点问题,我镇组织司法、国土、民政等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加强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收到良好效果;法律进学校。配齐配强法治副校长,并充分利用现场说法、图片展览、法治讲座等形式,积极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守法意识,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三是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通过健全网格微机制,将全镇以村(社区)、小组为单位划分网格42个,实行村(社区)支部书记兼任网格长,在网格内建立党员中心户联系群众服务机制,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的目标,同时整合全镇“慧眼工程”“天网”“雪亮工程”等资源,将机关单位、企业、社会监控等资源全面整合,构建从点到面、联防到户、技防到人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打通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的“最后一公里”,形成联防联控、共治共享的新格局,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
(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是法治建设工作水平有待提升。存在部分部门对法治建设工作思想上认识不到位、工作上重视程度不够的现象,运用法治化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上不够积极主动。遇到急难险重的工作,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的情况仍有发生。二是法治宣传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足。普法形式不够丰富,难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主要原因是对群众的法律需求调研不够深入,宣传方式缺乏创新。三是执法队伍的建设亟需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缺乏系统化专门化的理论素养提升和法治学习,法律业务知识储备不足,执法水平有待提高。
二、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下一步,我镇将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化法治政府建设,严格遵守宪法法律,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扎实开展领导干部学法各项活动,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学法、法治讲座明法、法治专题培训班用法、开展学习交流习近平法治思想座谈会,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检验等方式,提高党员干部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一流营商环境,贯彻落实“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自助办”,严格落实告知承诺制等,坚决杜绝“奇葩证明”现象,加快推进公共政策依法主动及时全面兑现,加大对政务失信行为惩戒力度,优化12345热线响应速度。健全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制度,做到依法科学民主决策。畅通社情民意诉求渠道,加强行政复议应诉能力建设。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让行政权力在在法治轨道上公开透明运行。加强执法队伍管理,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健全纪律约束机制,狠抓执法纪律和职业道德教育,定期组织执法人员参加法律法规知识、执法技能等各类培训,提高其解决执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严格执行普法计划,创新宣传教育的形式和载体,充分发挥新媒体等作用,推动宣传教育落到实处,为推动“五彩朱芦”建设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