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莒南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24年,莒南县鸡龙河湿地公园管理服务中心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人为本抓管理,围绕目标抓落实,不断夯实基础,推动园区服务管理工作出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安全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与责任落实,成立专门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明确各岗位的职责,确保安全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同时,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安全生产的相关指示精神4次,牢固树立安全管理意识,并层层签订责任书,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二是加强巡查与监管力度,组建专业巡查队,每日分时段沿河道徒步、机动巡查,重点查看河面及近水区域有无人员活动,及时了解并劝离长时间在岸边徘徊逗留者;增加巡查频次,特别是在周末、节假日等时间段,加强对河道的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并制止游人在危险区域玩耍;全面排查隐患,定期对河道护栏、观景台等防护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发现松动、破损等问题及时维修处理,确保设施安全有效。三是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利用广播、微信群、悬挂条幅、安装警示牌、发放宣传手册等多种方式,加大河道保护、水面安全的宣传力度和频次,录制游园须知、安全提醒、防溺水广播12条并进行全天候循环播放,在各段醒目位置设置宣传条幅20条,大屏幕晚间循环播放各类安全警示宣传片4000余条次,做到了宣传警示立体化、全覆盖,提高了公众的安全意识。四是完善应急救援机制,制定完善的防溺水、防火、园区安全等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救援流程和责任人,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督促辖区旅游企业开展全员安全警示教育2次,开展应急救援演练2次,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和水平,全年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连续4年未发生一起意外溺水事故。
(二)绿化养护管理工作。严格按照精细化管理标准,及早部署、提前行动,扎实开展公园绿化养护工作。日均投入30余人次、机械8台次,在湿地公园范围内开展绿地草坪,枯枝落叶清理,树木修剪整形,植被浇水、施肥、保暖防寒等系列绿化工作,确保植物长势良好。栽植小龙柏、红叶石楠等大小苗木9000余棵,在园区打造欧石竹花海、向日葵田等游园打卡景观点8000余㎡,进一步丰富提升园区景观效果。
(三)卫生保洁管理工作。采用购买服务、双重管理的方式,使用县行政综合执法局环卫处环卫工人53人,对湿地公园的道路、绿地实行全日保洁。持续加大园区卫生整治力度,定期组织人员对公共卫生间、栈道、廊亭、座椅、垃圾箱等公共设施进行集中卫生保洁,每周1次不定期对园区卫生进行督导检查,通过开展卫生大评比,悬挂流动红旗提升环卫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升园区保洁质量,为市民游客打造整洁卫生的公园环境。
(四)公共设施维护工作。建立设施检查制度,对园内的栈道、栏杆、休息亭、路灯等设施定期检查和维护。若发现毁坏松动设施,应及时修复,保障游客安全。全年累计用工500余人次、机械车辆300余台次,完成园区8处坝体、3处木栈道、6处球场、10处公共卫生间、800余盏路灯、健身器材及550亩铺装广场、道路的日常维修养护工作;针对透水格栅老化、安全隐患增大问题,对球场周边老化格栅进行更换;完成无障碍设施改造工作,增加无障碍停车位12个,改造无障碍厕所3个,设置1处无障碍环形通道。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健身休闲设施。
(五)生态保护管理工作。一是加强金锣净水设备巡查,保证净水设备正常运转。每周至少一次对金锣水污染13处净水点位,20台净水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全覆盖巡查和监管工作,保证净水设备正常运转,不断改善水质,同时加强除磷排泥清运工作,污泥清运工作已全面开展。二是加强河道巡查,及时上报解决排污问题,对鸡龙河湿地公园段流域内的排污口进行重点摸排,共排查出排污口4处,建立台账,对每个排污口落实责任人,进行全天候巡查,及时掌握排污信息,发现污染源第一时间进行上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不断阻止污水偷排现象。三是开展水生植物等清理工作,不断净化辖区内河道水域环境,持续加强对河面漂浮垃圾进行打捞,保证河面的整洁,同时定期对河道内的水花生、藻类进行打捞,对河道枯萎的芦苇、菖蒲等进行收割,防止水生植物死亡发酵导致河道水质恶化,2024年,清理水域面积1050亩,清运水草、垃圾等400余吨,促进河流水质改善。
(六)文化宣传及文明创建工作。先后保障了2024年莒南县广场文化艺术节、莒南县春季车展促销费活动、第六届“万步有约”健步走大赛启动仪式等各类活动10余场。微信公众号刊载转发每日一习话、时政、国务院政策解读文章等意识形态信息150余条次,展播安全公益广告、文明倡树宣传片、沂蒙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1200余条次;到周边社区、共驻共建社区开展绿化修剪、政策宣传、慰问帮扶困难党员群众、生态保护等志愿服务活动20次,进一步提升了鸡龙河湿地公园管理服务中心品牌服务形象。
二、存在的问题
(一)湿地管理资金缺口较大。鸡龙河湿地公园自2013建成使用以来,一直作为全开放式公园面向市民免费开放,湿地公园的保护管理由县财政每年拨付经费400万元左右,而随物价、人工成本上涨及县委县政府安排的临时性任务支出,湿地公园近两年每年的保洁、保安、绿化养护、基础设施维护及临时用工工资费用就已超过400万元,湿地新发展提升费用几乎没有,同时县财政预算资金连年拨付不到位,入不敷出,资金的严重不足,已成为湿地公园未来发展亟需解决的瓶颈问题。现拖欠县天马保安有限公司、县环卫处大量保安和保洁工资及园林市政费用,其中拖欠保安工资2年零8个月约220万元;拖欠县环卫处保洁费用1年零9个月约210万元;拖欠园林养护民工工作5个月70余万元;拖欠金锣水务有限公司净水设备及运行费用2000余万元。鸡龙河湿地公园工人多为周边村居社区60岁以上失地农民,经济来源单一,家庭困难,由于欠款严重,导致民工经常前来讨要并多次拨打12345热线进行投诉,优质一线工作人员流失严重,工作积极性下降,工作效率明显下滑。
(二)湿地管理上存在执法难现象。作为湿地公园具体管理者,由于不具备执法权限,在制止破坏植物、捕猎鸟类等方面需要林业部门配合管理,打击非法捕鱼、电鱼违法行为需要请渔政部门配合,非法占地经营、车辆乱停乱放需要城市管理部门配合,导致在管理过程中存在说了不听,管了不做,争吵纠纷时有发生。
(三)人员紧缺。一是由于资金紧缺导致保安、保洁、绿化养护工人紧缺,且上述人员年龄普遍偏大,平均年龄超过65周岁。二是在编人员紧缺,鸡龙河湿地公园管理服务中心编制12人,2021年调走2人,2022年1名班子成员和1名中层干部分别被县委组织部抽调担任红领书记和社区书记,导致单位人员长期身兼数职,身心疲惫,工作质量难以提升。
三、2025年工作计划
(一)继续做好园区安全、绿化、卫生、公共设施维护、生态保护等工作。
(二)充分发挥鸡龙河湿地公园公益属性,为我县市民提供积极向上的文化体育生活。
(三)继续做好各级政府部门现场观摩路线保障工作。
(四)持续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及临沂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党的二大精神的贯彻落实工作。
(五)扎实做好园区意识形态风险排查和宣传等工作。
(六)持续做好法治建设工作。
(七)做好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