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莒南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今年以来,十字路街道坚决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各项工作部署,按照县委“三步走”发展战略擘画,全力以赴锻强板、补弱板,推动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党建引领,发展劲头奋发昂扬
一是基层党建质量显著提升。坚持四雁三青一起抓,新选拔“头雁”62名,培育三青人才79名,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聚焦小区治理难题,制定实施“同心工程”20条,盘活改造公共服务用房9321平米,148个小区“同心驿”全覆盖,落实“四岗N站”制度,309名社区工作者全部定岗小区,常态化开展“敲门”行动,走访居民2.3万余户,累计收集意见建议、化解居民诉求2000余件。充分发挥新就业群体“民情前哨”“流动探头”的作用,“外卖快递小哥群体的‘夏送清凉’活动”被央视《新闻直播间》、山东省《山东新闻联播》相继报道。二是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开展“党员一件事”活动,发布服务“招贤榜”26个,为群众提供入户医疗、修理路灯、粮食晾晒等服务62次。开展“党代表进社区”系列主题活动,开设精品课程16门,累计服务2100余人次,相关经验做法被《人民网》报道。三是管党治党责任坚决扛牢。深入纠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今年以来,承办上级转办各类线索35件,往年遗留线索50件,现已办结59件。累计立案14起,其中自办案件9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8人。对项目拆迁、社会稳定、水生态建设等重点工作进行跟踪督查督办,下发督查通报41期,有效地促进了党工委、办事处各项重大决策和部署的落实和推进。
(二)坚持发展为要,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1-11月份,街道3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56.79亿元,同比增长11.8%;实现利税1.08亿元,同比增长65.7%;106家限上批零住餐单位实现销售额6.92亿元,同比增长92.5%。实现税收收入7.23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6.3亿元。预计全年实现税收收入9.3亿元,实现财政收入6.48亿元。一是招商引资持续发力。聚焦“实好多快”要求,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飞地招商,“走出去”5次、“请进来”17次,新签约项目13个,总投资13.8亿元,提报市外资金认定项目17个,认定市外资金6.06亿元,吸引外资1150万美元。其中,临沂宝诚金街建设项目已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营。二是产业集群加速成势。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先后为安浦智能、亚新包装、百特二期、新莱包材、永安瑞盛、智能电摩等项目清表让地2964亩,加快打造新能源新材料、高端智能装备制造集群。亚新数字印刷智慧包装项目承接了全市高质量发展推进会现场观摩。三是科技创新提质赋能。坚持数字技术赋能产业发展,先后扶持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省级“单项冠军”企业3家,省级瞪羚企业10家;新增10家小升规企业,成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家,申报科创型中小企业21家。
(三)坚持融合发展,城市品质稳步提升
一是加快推进扩容提质。大力推进城市开发,先后完成中柴沟、后柴沟等9个村的安置工作,2229户群众回迁新房。完成体育场、体育馆、府前绿荫广场284亩清表让地,同步开展鸡龙河沿线提升工程,加快建设“中央广场、万亩绿地”。二是乡村容貌更有内涵。对照有稳定收入、有消费场景、有配套服务“三有”目标,建成石泉乡居示范片区,围绕产业优势,提升刘山茶、石泉湖大樱桃、西埠葡萄、扁山蜜桃等种植基地6处,发展种植基地1200亩,做活“土特产”文章。在全市乡村振兴观摩中取得第二名,被评为全市乡村振兴“十大”好项目。三是公共服务更加均衡。深化殡葬改革,建设公益性公墓7处,承办了全市公益性现场推进会现场观摩,青龙山陵园被确定为全省“逝有所葬、迁有所去”生态安葬试点;开办孝善食堂14处,惠及街道500余名80岁以上老人,承办了全市孝善食堂建设工作推进会现场观摩。
(四)坚持优质普惠,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以“党群中心”为引领,办好群众关心的就业、社会救助等民生问题,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显著增强。1-11月份,街道受理“12345”热线工单8808件,诉求响应率99.4%,同比上升1.25%,诉求解决率97.55%,同比上升2.17%,群众满意率97.32%,同比上升1.87%。一是社会保障有力有效。落实困难群体动态调整机制,新纳入低保132人、退出163人,特困纳入40人,退出24人。发放低保、特困、残疾、临时救助、儿童关爱救助等救助资金1904.14万元,发放优抚对象优抚金及生活补助共2400万余元,切实兜底困难群体。二是文化生活如火如荼。建设提升街道群众红色教育基地—红色沃土展馆,完成小戏小剧《一床毛毯》《连心线》《让房》的创作,组织老干部新时代艺术团、开展送戏下乡惠民演出107场;十字路街道文化站被评为全省乡镇(街道)综合一级文化站。三是社会服务可圈可点。全面做好2024年莒南县企业用工大型综合招聘会的宣传、组织、发动,发布企业用工缺工信息1000余条,职业技能培训360余人,新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开发130人,提高辖区就业率和居民收入。
(五)坚持底线思维,社会环境安全有序
一是持续抓牢安全生产。以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为抓手,累计派出检查组234组次,检查企业234家次,下达执法文书222份、安全隐患移交表12份,查出隐患3735条,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扎实开展厂中厂、园中园以及小化工摸排整治,排查厂中厂、园中园75家,上报违法非法小化工5家。二是持续开展森林防灭火工作。规范防火值守卡口设置,在34条进山主要道路设置固定卡口13处,流动岗哨21处,配备橡皮扫把、灭火机、水桶等防火物资。进入防火季以来,清理防火道路17公里,清理防火隔离带13.5公里,巡查发现隐患36处,已全部整改到位。三是全力推进水生态建设。在青口河、龙王河、鸡龙河等河道流域建设生态塘18处,生态沟21处,河道、沟渠内拦截生态坝54处。组织开展“清河行动”,清理私搭乱建、乱堆乱放371处,清理水面垃圾等8.3万方,清运河道淤泥等污染物10万立方,推动街道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四“双违治理”持续攻坚。组织拆违行动20余次,累计拆除违法建设70余起、6800余平方米;整改卫片图斑、无人机巡查图斑、基本农田“非粮化”、2024年变更调查图斑4623亩,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五是着力化解群众诉求。建强“一站式”矛调中心,用好“物业领域诉调对接中心”“法官工作室”,受理矛盾纠纷5214件,化解4802件,调解成功率达92.1%。坚持信访工作法治化方向,受理各级转送交办信访案件305件,已办结265件,市交办积案22件,已化解19件,剩余案件正在逐步化解。
二、2025年工作计划
(一)强化党建引领,赋能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深刻把握“团结出战斗力”的要义,发挥党建引领独特优势,组织党员干部团结协作,干在前、冲在前。一是夯实基础。坚持四雁三青一起抓,持续充盈乡村人才库。大力推进机关党建模范创建,在项目建设、生态治理等工作建立党员先锋突击队,激励党员干部扛主责、抓主业、当主角。二是优化服务。强化资源整合,联合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志愿者,在城市常态化开展“同心惠·公益集市”,在农村加大孝善食堂创办力度,提升服务质效。三是做活治理。深化“社区党建+12345”,做实“物业经理、社区书记接待日,社工定格网格”工作制度,农村胡同长制,结合社会风险隐患摸排,开展“千员进万户”大走访,推动诉求化解在前,化解在早。
(二)聚焦产业提档,打牢镇域发展经济基础
围绕县委县政府建设“工业强县”战略部署,全力以赴当好经济发展排头兵。一是招商引资增动力。坚持“实好多快”,坚定入局高新技术产业,改造升级传统产业,盯紧上下游配套等补链项目,加力招引新能源新材料、循环经济等代表发展方向的项目,加强兄弟乡镇之间飞地合作,防止同质化竞争。二是项目建设增后劲。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全力抓开工抓投产,推进百仕佳美、高端宠物食品科技研发、嘉宜得纺织、国鑫医疗等重点项目尽快建成投产,拓展财税来源。三是绿色发展促转型。加大对华联油脂、吾卢拉(莒南)玩具、中盛家具等小升规企业指导力度,对于达到销售收入2000万的积极统计申报。推进杜卡斯机械、建鑫铸造、大焱电子、海基生物科技、中实包装、高德塑料高新技术等企业技改工程,力争明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
(三)聚力双城同建,推进以城带乡旧貌焕新
保持“越是困难越向前”的闯劲,咬定青山推进城乡融合,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一是提升城市能级。加快推进北城阜丰7号地块110余亩、万达广场剩余60余亩,做好尚悦里项目服务保障,逐步清理北城空闲地块,以更美、更宜居的城市品质,吸引更多农民进城买房、安家落户。二是建设和美乡村。加快推进沃土、刘家官坊等20个“百千工程”村的建设,提升村容村貌和公共服务配套水平。全面开展工业污染、城镇污水、畜禽养殖、河湖库塘治理攻坚,坚决完成15条河、18座水库水污染防治任务。三是农文旅融合发展。乘势而为继续实施石泉湖优化提升工程,联通石泉湖一库、二库观光线路,种植千亩油菜花田,栽植百亩枫叶公园,做好南部片区经营开发,规划改造40亩养殖大院,打造新的网红打卡地,让石泉湖持续的红下去、火下去,同步做好商业业态植入,增加强村公司运营收益,探索实践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的新路径,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四)落实“四抓举措”,打造安全稳定和谐街道
一是抓紧安全生产。进一步细化对辖区企业的督导排查整治力度,完善问题台账,认真落实问题整改,全面消除安全隐患;全力做好森林防灭火、防溺水、抗旱保播等阶段性工作,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二是抓严生态环保。全面贯彻生态环境保护总要求,严格落实属地责任,持续推进水生态建设。压紧压实3条专线、15个水质提升专班和各村居责任,强化问题摸排整治,不断提升辖区水环境质量。三是抓牢双违治理。“零容忍”对待任何违法建设行为,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绝不姑息;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乱占耕建房的打击力度,集中专线、片区、村居力量,全速全力推进卫片整改,确保全部整治到位。四是抓实矛盾化解。充分发挥“12345”热线首发和信访的探头作用,实现对矛盾纠纷的快速响应、精准处理;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下访、主动接访机制,尽快完成剩余3件信访积案化解集中“清零”;扎实推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化解在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