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莒南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
莒南农字〔2023〕80号
各镇街人民政府(办事处):
根据临沂市农业农村局、临沂市财政局《临沂市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临农种植字〔2023〕4号),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编制了《莒南县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请各镇街结合实际,搞好调查研究,落实具体的实施主体,并将实施主体名单于11月20日前,联合上报县农业农村局、财政局备案。
莒南县农业农村局 莒南县财政局
2023年11月15日
(此件公开发布)
莒南县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为充分调动规模种植主体开展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积极性,按照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关于印发<临沂市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临农种植字〔2023〕4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确保粮油安全为中心,以夯实发展根基为重点,聚焦粮油规模种植,鼓励和支持发展粮油适度规模经营,充分调动规模种植主体创新组织方式、落实配套技术的积极性,通过培育种植能手和高产典型,示范带动全县粮油增产关键技术到位率覆盖率,推动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走深、走实。
二、支持对象
以2023年秋种小麦为依据,重点支持规模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先支持参照国家、省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示范文本签订规范合同的主体,优先支持承担本年度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的主体。补助对象不得与承担2023年度小麦季粮油绿色高产高效行动项目任务主体相重复。
三、支持方式
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行动采用“先干后补”方式予以补贴。原则上单个经营主体种植面积成方连片,面积在100亩以上,要坚决防止“拆大户”“垒大户”。对全部落实关键技术措施的规模种植主体,补贴标准为100元/亩。结合测产情况,阶梯化设置补贴标准,亩产700公斤以上额外补贴15元,亩产650公斤以上额外补贴10元,亩产600公斤以上额外补贴7元。单个主体最多奖补10万元。
四、支持内容
重点内容包括:使用包衣良种、秸秆还田、深耕深翻、宽幅精播(或采用复式精量条播机等高性能小麦播种机械播种)、播前播后双镇压、“一喷三防”等6项关键单产提升技术措施。如前茬作物不是玉米,可因地制宜增加其他关键增产技术或完成除秸秆还田外的其他5项技术。对玉米秸秆没有还田的地块指导种植主体施用有机肥替代,真正把关键综合配套技术落到实处。
1.包衣良种。凡是粮食功能区、高产创建片、种粮大户等规模化种植区域,要种子优选包衣、药剂拌种全覆盖,提高小麦抗寒、防病虫能力。同时,要做好小麦品种的示范展示,为推广应用高产、优质、安全的小麦品种争取主动。
2.秸秆还田。要围绕提高秸秆还田质量,切实加强秸秆还田机械的监督管理,凡是前茬为玉米作物的,必须做好秸秆还田工作,大力推广秸秆精细还田,对秸秆没有充分粉碎的,需再次进行打碎,对还田秸秆量较大地块,通过使用腐熟剂和增施氮肥,加速秸秆腐熟分解。
3.深耕深翻。要严把整地质量关,合理制定深耕深松计划,原则上至少深翻一遍,尤其对秸秆还田量大的地块应每年深翻一遍,要根据地块大小选择适宜机械,搞好耕翻整地,整平耙实,切实做到地整不好不播种。
4.宽幅精播。要坚持适期、适墒、适量、适深“四适”播种技术,加强技术指导。凡是缺墒地块,要造好墒,不种欠墒麦。要合理确定小麦播量,应用宽幅精播技术或采用复式精量条播机等高性能小麦播种机械播种,确保小麦苗齐、苗匀、苗壮。
5.播前播后双镇压。要把小麦镇压作为一项关键增产技术来抓,要求小麦播种机械全部增加镇压装置,在小麦播种时随种随压,提高镇压效果,做到全覆盖。同时,抓好冬前小麦镇压,切实提高小麦抗旱抗寒能力。
6.“一喷三防”。要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立足于早,着眼于防,强化重大病虫监测预警,多渠道及时发布预报、警报和防治信息,做到精准指导防控。提前筹备药剂器械,适时开展小麦“一喷三防”,全力做好重大病虫防控工作。充分利用小麦返青至拔节前防病治虫和除草关键时期,开展“点对点”送技术,“手把手”技术送上门等服务,精确指导农户科学用药,提升安全用药水平,大力促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有机融合,持续推进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努力确保明年夏粮稳产增收。
7、其他田间管理技术(鼓励应用)。如按照“施足底肥,氮肥总量控制,磷、钾肥依据土壤丰缺适量补充、分期调控”的总体要求,开展科学配方施肥,提高施肥效果。
五、工作程序
1.主体申报。动员符合条件的小麦规模种植主体积极参与,按时向县农业农村局自愿申请承担任务,申报时间为2023年9月1日—2023年11月30日。
2.签订协议。对自愿申报的规模种植主体,各镇街要严格审核把关,在此基础上,与种植主体签订任务承担协议书,明确小麦品种、种植面积、关键技术、单产目标、工作程序等基本信息,种植协议书参照市统一样本(见附件)。
3.分级公示。协议最终签订后,对规模种植补助主体基本信息,分别在村、镇、县级同时进行公示,公示期5天,对存有争议、主体不实的要及时取消补助资格。
4.过程记录。各镇街要按照“一主体一档案”原则,督促指导规模种植主体建立田间生产档案,突出播种时间种植品种及关键技术落实情况等过程记录及影像资料(下载“今日水印相机”APP,编辑水印内容—时间、地点、备注经营主体名称和联系方式、二维码扫码导航,以上四类信息必须有,其他水印内容自选,水印内容全部设置在照片左下角,每处地块每项技术落实需拍摄3张以上水印照片留存),留存物资和服务采购合同票据,对无过程记录、伪造过程记录的主体不得领取奖补资金。
5.测产评估。小麦收获前,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力量开展测产,通过种植主体申报产量和业务主管部门测产情况,确定产量,测产结果要在村、镇、县级同时公示5天,确保公开公平、公正。
6.资金发放。在完成工作程序后,对符合条件的小麦规模种植主体,奖补资金将于2024年8月底前拨付到位。
六、工作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搞好宣传发动。组织实施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行动,是党中央确保粮食安全,促进粮油规模化种植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各镇街要高度重视,担当作为,切实把党的方针政策贯彻好、执行好、落实好,加强工作部署,明确责任分工,层层压实工作责任。要广泛宣传发动,通过召开会议、下发通知、利用各种宣传途径,真正把粮油规模种植政策向广大农民讲清楚,充分调动规模种植主体的积极性。
2.细化实施方案,确保政策落实。各镇街要按照本实施方案,搞好调查摸底,制定本地可操作的实施方案,明确承担任务主体、补助作物、补助规模、补助标准、补助程序、单产目标、奖励方式等内容,确保及时、准确将补助资金如实发放到符合条件的主体手中,各镇街要将实施方案报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备案。
3.搞好技术指导,做好服务保障。各镇街对确定的补助对象,根据农时季节、作物生长状况,及时组织专家服务团队,深入实地了解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切实加强技术指导和物资服务,通过开展技术承包,确保关键增产配套技术落实到位。
4.落实工作措施,严格督导检查。各镇街要围绕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行动,加强审核把关,建立规模种植补助台账,县农业农村局将会同财政部门,结合农时和生产实际,不定期开展现场检查,通过查看主体生产档案、技术落实台账等佐证资料,以及作物长势长相、测产评估、公示结果等情况,确定种植主体能否享受奖补资金,如存在弄虚作假等不当行为,取消奖补资格,已发放奖补资金的收回县级财政,3年内不得承担农业农村部门项目,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严肃处理。各镇街要严肃工作纪律,不得违规、违纪操作,不得变相截留、挪用、克扣补助资金,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联系人: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 孙翠蓉:7212701
县财政局农业农村科 刘晓波:721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