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县制定出台了《莒南县2023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实施方案》,为更好地实施,现解读如下。
一、方案制订背景是什么?
为扎实有效推进我县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夯实稳粮扩油人才支撑,全面提升农民素质素养,据《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3 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方案>的通知》(鲁农科教字﹝2023﹞19 号)和《临沂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2023年临沂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实施方案>的通知》(临农科教字﹝2023﹞8 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二、培训的意义是什么?
2023年,我县高素质农民培育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要求,坚持“需求导向、产业主线、分层实施、全程培育”,聚焦全产业链技能水平提高,坚持生产技术技能、产业发展能力、农民素质素养协同提升,深化实施“四雁工程”,加快培育农业农村现代化亟需的高素质农民队伍,聚焦破解乡村人才短缺等问题,打造一批高素质、技能出众、示范突出的鸿雁人才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三、培训目标任务是什么?
2023 年,我县高素质农民培育以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技能、提升农业产业发展能力、提升农民素质素养为重点,着重围绕提升粮油单产设置培训班次、安排培训任务,全面支撑粮油生产大面积提单产,全面支撑农业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支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全年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 450 人。其中:省级示范培训 50 人,市级培训 65 人(包含:粮油单产提升暨高标准农田 30 人,循环农业 15 人,乡村振兴鸿雁人才 10 人,长三角基地带头人 10 人),县级开展粮油产业培训 335 人以上,农民素质素养提升培训行动村 14 个。围绕粮油稳产保供任务开设的班次和培育人数不低于 80%。按照学时要求,45 分钟为 1 学时,每半天不超过 4 个学时,每天不超过 10 个学时。线下培训 80 学时,分两个阶段完成(生产技能培训 40 学时,进阶提升培训 40 学时),线上培训 24 学时,跟踪服务阶段不低于 10 学时。线上学习利用“齐鲁乡村网络学院” 开展,购买线上学习服务,实现线上全过程监管,做好学习测评、学时统计、质量评价等工作。
(一)线下培训:设置粮油单产市级进阶培训班、粮油单产生产技能及跟踪服务培训班,共计6 个班次、90 学时。同时按照上级要求,对 7 个镇街 14 个行政村开展农民素质素养提升培训。
1、粮油单产市级进阶培训班(共3 期)
2、粮油单产生产技能及跟踪服务培训班(共3 期)
3、农民素质素养提升培训
(二)线上培训:主要培训粮油相关产业课程。
四、培训资金来源是什么?
高素质农民培育资金主要用于支付需求调研、线上线下培训、实践实训、跟踪监测等与培育工作相关的费用,实行先培训后支付。培育机构须与承担其任务的实训基地明确合作关系,并向实训基地支付场地耗材、实训师资等切实发生的相关费用。农民素质素养提升试点行动的班次,按规定列支课酬、资料费等与培训直接相关的费用,不得列支食宿费用。培训资金及使用标准为:一是师资费用,指聘请师资授课发生的费用,包括授课老师讲课费、住宿费、伙食费、城市间交通费等。授课老师的住宿费每天不超过240 元、伙食费每天不超过 130 元。老师讲课费发放标准:中级及以下技术职称专业人员每课时不超过 300 元,副高级技术职称专业人员每课时不超过400 元,正高级技术职称专业人员每课时不超过 500 元,院士、全国知名专家每学时一般不超过 1000 元;二是跟班补贴费用,培训班采取教官跟班管理制度,教官每人每天跟班补贴不超过400元;三是现场教学费用,现场教学采取“双师合作”模式,基地工作人员担任专家,介绍基地运营模式;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人员担任辅导员,负责组织学员开展讨论、总结归纳教学基地成功经验并指出不足之处。每天参观不超过 4 个基地,基地专家按每学时 600 元发放实习讲解费,辅导员每半天讲解费不超过 600元;四是教材费用,培训过程中为学员订购培训教材,优先选用农业农村部“十四五”规划教材,每人不超过 200 元;五是保障费用,为适应现场教学环境,在开展实践劳动中保护学员的安全和健康,为学员购买军训服,每套不超过100 元。每期培训班为学员购买短期人身意外保险,保险费用每人每次不超过 20 元;六是宣传推介费用,中央、省、市、县各级高素质农民培训宣传经费从高素质农民培训经费中列支;《农民科技培训》、《农业广播电视教育报》等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相关报刊订阅费用从高素质农民培训经费中列支;高素质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基地标识牌制作费从高素质农民培训经费中列支。
联系人:县农业农村局科教科罗兆珍、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薛彦宁
联系电话:0539-7212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