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娘,降压药快吃完了吧?今天提前给您送过来!”7月11日清晨,莒南县中医医院派驻团林镇王家黄所村的第一书记薛俊乾,背着药箱早早来到张守菊老人家中。接过所需药品,老人脸上露出既安心又感激的笑容。
近年来,团林镇立足群众健康需求,着眼补齐乡村医疗服务短板,将提升基层医疗保障能力列为重点民生实事工程,积极探索有效路径。其中,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桥梁纽带作用,撬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成为一项关键举措。
2024年12月,在团林镇党委的统筹协调和第一书记工作组的积极对接下,该镇与莒南县中医医院达成深度合作协议,“第一书记门诊”率先在王家黄所村和大王家沙沟村揭牌启用。这一创新模式有效破解了偏远村庄群众“看病难、看病远”的痛点,将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真正扎根在基层。
“以前扎个针灸得专门跑到镇上,来回就得半天时间,现在好了,提前跟第一书记打声招呼,他就能上门服务,又方便又贴心!”村民李乃海赞不绝口。
“第一书记门诊”虽小,却承载着服务民生的大能量。门诊自启用以来,始终坚持聚焦村民实际健康需求,已累计开展免费义诊活动9次、组织健康知识普及讲座7场,常态化提供血压测量、血糖检测、电磁波治疗、免费问诊及科学用药指导等基础医疗服务,惠及周边村民1000余人次,显著提升了村民的健康管理意识和便捷就医体验。
更为重要的是,该门诊坚持外部支持与本土培养并重,积极拓展服务功能,着力培育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目前已成功开展针灸、推拿、艾灸等特色中医适宜技术培训6次,覆盖培训乡村医生50余人次,有效提升村医的专业技能。同时,针对行动不便或有特殊需求的村民,门诊提供个性化的贴心上门服务,初步构建起“小病不出村、健康有人管”的基层医疗服务网络。
下一步,团林镇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全面拓展驻村第一书记“服务半径”,精准推动更多惠民举措落地生根、见行见效,聚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与公共服务水平,奋力书写让群众满意的“民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