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鸡鸭牛羊粪堆得到处都是,现在闻不到臭味,粪肥还能卖钱!”坊前镇兴旺庄村村民李德京的感慨,折射出村里生态与经济的双重蜕变。今年5月,该村建成占地100平方米的粪污收集点,每月可处理粪污700吨,通过“畜禽粪便→菌种发酵→有机肥还田”模式,不仅解决周边6个村庄的粪污处理难题,更让废弃物变身“香饽饽”。
“夏季发酵只需12-15天,有机肥能疏松土壤、提升有机质含量。”兴旺庄村党支部书记李向明算了一笔账:合作社400亩土地全部使用自产有机肥后,每亩减少化肥使用30公斤,年节约成本5万余元;小麦、玉米等作物产量同比增加10%,年增收6万元。集体收益不仅用于修建灌溉水渠、硬化田间道路,还让土地入股村民除保底收益外,实现人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从“抵触建池”到“主动送粪”,村民们切实尝到了生态农业的甜头。
下一步,计划新增2处粪污资源化利用站点,推广‘养殖+处理+种植’模式覆盖全镇70%村庄。坊前镇将联合农业专家开展土壤改良技术培训,推动更多经营主体加入循环农业体系,让生态红利持续转化为富民实效,绘就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