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莒南县政府网站
退出长者模式
长者浏览模式
基层动态
【石莲子镇】传递温暖 践行担当

阳春三月,春风送暖,雷锋精神在石莲子镇处处闪耀。本月,石莲子镇积极响应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号召,以志愿服务为抓手,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治理与民生服务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一、开展情况

一是雷锋精神宣讲借助“互联网+”思维,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雷锋精神宣讲活动。线上利用“在临沂”客户端、莒南首发、“莲小宣”视频号等平台发布雷锋事迹短视频、文章,累计阅读量和播放量达5万余次。线下组织志愿者深入2所学校、20个村居,开展面对面宣讲,精心设置问答、情景模拟等互动环节,让雷锋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累计覆盖群众3万余人次。

二是关爱特殊群体聚焦精准滴灌式服务,组织志愿者对全镇120户独居老人及困难家庭进行走访帮扶。累计为他们打扫卫生120次、整理床铺120次。服务时还根据不同家庭实际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比如,为5户有孩子升学需求的家庭联系教育资源,为8位患病老人对接医疗服务,真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设立爱心理发站为80余位老人和困难群众免费理发,理发师根据个人喜好设计发型,让服务更贴心。开展爱心义诊,为200余位村民免费测量血压、血糖,增设骨密度检测、中医推拿体验等项目,并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对其中50位患有慢性病的村民进行重点跟踪回访,构建守护村民健康的坚固防线。还为6个村700余名70岁以上的老人准备了爆米花、大锅菜、水饺等丰富的菜肴,传递出孝善敬老的浓厚氛围。

三是敬老院暖心行15名志愿者走进敬老院,为20余位老人打扫房间、更换床单被褥,试穿新鞋。在准备文艺表演时,提前收集老人喜好,演唱经典老歌,还邀请20余位老人一起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以“文化养老”丰富老人精神世界。

二、亮点做法

一是创新宣讲模式打破传统单一宣讲,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线上借助新媒体平台扩大覆盖面,吸引年轻群体;线下开展互动式宣讲,提升群众参与度,增强宣讲效果,让雷锋精神更深入人心,实现雷锋精神的“破圈”与“升维”。

二是精准化个性化服务走访前全面调研,为独居老人及困难家庭建立详细需求档案,服务时不仅提供常规帮助,还针对不同情况“私人定制”服务,满足多样化需求,切实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三是整合专业资源爱心义诊活动中,镇卫生院整合多科室10余名专业医护人员,提前收集村民健康问题,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并建立健康档案跟踪回访,形成长期健康管理服务机制,为村民健康保驾护航。

四是营造家庭式氛围在敬老院志愿服务中,志愿者分工明确,从生活照料到情感陪伴,再到文艺互动,全方位营造温馨的“家庭式”关怀氛围,让老人感受到家的温暖。

三、下一步计划

一是丰富服务内容开展送书下乡活动,计划捐赠各类书籍100册以上,涵盖农业技术、文学艺术、儿童读物等多个领域,满足不同年龄段和群体的阅读需求;组织文化演出10场以上,邀请专业文艺团队和本地文艺爱好者共同参与,表演歌舞、戏曲、小品等多种形式节目,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绘就乡村精神文明新画卷。

二是加强合作主动与至少5家社会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引入专业的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资源,为群众提供更全面、专业的志愿服务。同时,与周边乡镇的志愿服务团队开展经验交流活动2次以上,学习借鉴先进做法,提升自身服务水平,实现志愿服务的迭代升级。

三是完善长效机制完善志愿者招募制度,计划新增招募志愿者100名以上,拓宽招募渠道,吸引更多社会各界人士加入;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志愿者培训,全年培训时长不少于40小时,提升志愿者服务能力和专业素养;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激励制度,对表现优秀的志愿者给予表彰和奖励,如颁发荣誉证书、提供志愿服务时长兑换礼品等,提高志愿者参与积极性,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长效化发展。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