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莒南县洙边镇的临沂和丰牧业有限公司,养鸭棚里自动喂料系统饲料定时定量的经过传送带送至鸭子们的食盒里。正是这些灰羽毛的鸭子成就了当地肉鸭产品的“金名片”。
走进和丰牧业的养殖场,映入眼帘的是19栋环保多层笼养鸭棚,建设配备温湿度控制系统、喂料系统、清粪系统等自动化系统设施。“这是我们引进的智慧养殖系统。”和丰牧业总经理刘岩向我们介绍道,“通过这套系统,我们可以实时监控鸭舍内的温度、湿度、气压等各项指标,确保鸭子的所处环境达到最佳状态。同时,设备还能根据鸭子的生长情况,自动调节饲料投放量,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率。”
经过12年的探索发展,和丰牧业总结出一套从选育、喂养到屠宰的养鸭新模式。同时,在全市率先将肉鸭从单独屠宰销售延伸至全产业链生态体系,串联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同向集聚、协同运转、有机融合的综合生态圈,为县域农牧良性循环、种养一体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提供了示范样板。
值得一提的是,和丰牧业还将鸭粪、农作物秸秆制作成“玉芽”牌生物有机肥,开展粪肥发酵还田,同步建设绿色种养循环示范基地,确定科学施肥模式和适宜施用量,进一步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作物产量、农产品品质,减少了传统化肥施用量,曾经人人嗤之以鼻的“污染源”变成了广受欢迎的“营养源”。“通过生物降解、鸭粪深度处理等技术,目前我们年生产有机肥50000吨,肉鸭粪便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率达到100%,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养殖场工作人员赵鹏介绍说。
和丰牧业的成功实践不仅带动了莒南县乃至全市肉鸭养殖业的发展,也带动了运输、包装、电商、当地农产品种植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为莒南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联农带农、带动就业、产业升级、促进绿色农业发展等方面有突出作用,激发了产业活力,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提升了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