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教学信息
索引号: junanxianjnsd7005/2025-000000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莒南县第一小学 组配分类:
守正创新 久久为功 ——莒南县第一小学2024年教学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5-02-26   作者:    浏览次数:       字体:

守正创新 久久为功

——莒南县第一小学2024年教学工作总结

莒南县第一小学创建于1962年,2023年12月起辖人民路、泰山路两个校区,实行“两校区一体化”管理模式,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形成了“一校两区两园”的发展新格局。学校现有学生3898人,班级72个,教职工223人,其中正高级教师1人,副高级教师35人,省特级教师1人,省教学能手1人,市教学能手36人次,市教学新秀14人,县教学能手85人次,县教学新秀30人,沂蒙名师1人,沂蒙名班主任2人,县名师工作室4个。

2024年,莒南县第一小学在县教研室的指导下,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六年影响一生”的办学理念,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和教师专业成长,以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为主要目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科学落实课程方案,优化教学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序、高效开展。

一、课程领航,深耕日常

1.优化学校课程方案

以“培养聪颖与担当的学生”这一育人目标为引领,持续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在已编制的学校课程方案的基础上,以数学课程方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为示范,带动全学科设计相应学科课程方案,同时结合学科特点和学期教学任务,制定学科学期课程方案,将学校课程方案进一步细化实施,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升。

2.夯实教学管理

规范为先。制定《莒南县第一小学教学工作一日常规》《教学教研工作计划》《教研活动台账》《师生素养大赛方案》等方案制度,确保教学教研工作有序开展。

积极参加县域集体备课,组织学科教师按照县集备要求认真准备、按时参加,活动后及时总结反思与实践。充分发挥第一教研共同体作用,丰富校际集备交流研讨活动。建立由书记、校长、教研员和骨干教师组成的课堂教学指导小组,加强听评课力度。通过“青年教师课堂教师展示课(试讲)”等活动,了解课堂教学现状,促进教师关注常态课的质量。以评为促,使学期重点工作形成闭环,做到有始有终。

二、特色建设,推动科科发展

在认真落实国家课程的基础上,依托“润心课程”,以学科课程为主阵地,立足学科本位,加强学科融合,坚持“教—学—评”一致的原则,不断深化学科课程,努力实现科科有特色,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语文重点抓实基本功。从书法、朗读、习作等方面入手,开展师生同练活动。数学重视思维能力提升。扎实做好小名师特色建设工程,组建小名师导师团队,开展师生共讲活动。英语注重与活动相链接。搭建展示平台,连续举办英语节,以活动为依托,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促进日常听说读写训练。科学道法以研促教。组建研究团队,以科研的思维推动科学的发展,把科学与校家社协同育人相联系。艺术学科将课堂教学与社团建设相结合,满足学生兴趣特长发展需要。体育创新内容与评价,持续优化课间操项目,按照季节特点,创编不同的锻炼内容,深受师生的喜爱。

三、专业赋能,助力师师提升

学校通过“三力”驱动,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努力打造一支崇德尚美、敬业立学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三力”即日常浸润、项目赋能、平台支撑,以此来唤醒教师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从而自觉追求“做一名具有教育家精神的高素质教师”。

日常浸润。一是专业阅读的日常。继续做好“读书富脑工程”;成立青年读书小组,携手同读,在交流分享中碰撞阅读的智慧。二是学习实践的日常。举办教师素养大赛,倒逼教师平时苦练基本功;依托“青蓝工程”,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示范引领作用,为新老教师搭建共同成长的桥梁。三是专业培训的日常。2024年教师发展中心先后派出102人次,赴多地参加国家、省市各级培训活动,采撷教育智慧,更新教育观念。

项目赋能。成立学科课程项目组,全学科开发设计了学科课程方案,增强教师课程意识,提升了教师课程领导力。

平台支撑。积极推荐教师参加各级赛课、展课、研课活动,组成磨课团队,成立青年教师成长学院,开展丰富的学习活动,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通过连续每年评选感动校园十大人物等,积极宣传榜样教师,讲好育人故事,争做有育人情怀和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辛勤耕耘赢赞誉,教育园地绽芳华。学校1人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师、1人被评为临沂市表现突出教育工作者、2人被评委莒南县表现突出教育工作者、8人被评为莒南县教育工作表现突出教师、4人被评为莒南县教育工作表现突出班主任。市教学成绩成绩奖7人次,县教学成绩奖29人次。

四、润心聚力,促进生生成长

学校打造“一规”“三名”“四院”“八节”等学生成长工程,发挥教联体作用,汇聚润心力量,在书香校园、学生特色发展、立规养习、小升初衔接(幼小衔接)、各级各类活动开展上发力,践行“六年影响一生”的办学理念,促进学生成为健康、尚善、志学的五心好少年。

五、筹谋新篇,行有方向

坚持党建引领。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发展的重要内容,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优化学科特色。立足课堂主阵地,用科研的思维开展研究与实践,进而形成学科特色成果并进行成果的推广应用。

教师专业学习社群建设。以学科组为主要社群,尝试跨学科组建社群,提升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

教联体同心同力育人。充分发挥教联体各方作用,明确各自责任,搭建协同育人常态化平台。

2025,继续发扬莒南一小精神,以“六年影响一生”的伟大情怀,用“润泽心灵,化育生命”的润心教育智慧,脚踏实地,不断开创学校创新发展新局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久久为功,莒南一小始终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