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junanxianjnsd7004/2025-000002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莒南县第一中学 | 组配分类: |
莒南一中2025年劳动教育开展情况
|
发布日期:2025-05-23 作者: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
莒南一中在2025年持续深化劳动教育改革,通过课程体系构建、学科融合及家校社协同育人等举措,形成了“三维驱动、四维联动”的劳动教育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劳动素养与综合能力。以下为具体开展情况: 一、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 1.课程规范化。学校将劳动教育纳入必修课程体系,每周安排1课时,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分学段设计课程内容。低年级侧重劳动意识启蒙,中高年级强化劳动技能与实践能力培养,形成“基础+拓展+实践”的梯度化课程结构。 2.教材本土化。开发校本教材《劳动教育实践手册》,涵盖校园劳动、家庭劳动、社区服务三大模块,融入本地农业、手工业特色案例,增强课程的实用性与趣味性。 二、学科融合与育人创新 1.跨学科融合。在语文、历史、科学等学科中渗透劳动教育内容。例如,语文课结合劳动主题开展写作训练,科学课利用劳动实践基地进行生物、物理实验。 2.劳动教育与德育结合。将劳动教育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设立“劳动之星”“实践标兵”等荣誉称号,表彰在劳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强化劳动的育人功能。 三、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 1.家庭劳动教育。发放《家庭劳动教育指南》,布置家务劳动作业,如烹饪、整理、维修等,要求家长监督并记录,形成家校共育合力。 2.社区志愿服务。与周边社区合作,组织学生参与垃圾分类宣传、环保清洁、助老助残等志愿服务,年均参与人次达2000以上。 3.社会资源整合。邀请劳模、工匠、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开展讲座与技能培训,拓宽学生视野,传承劳动精神。 四、成效与展望 1.学生成长显著。通过劳动教育,学生劳动意识明显增强,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与创新精神显著提升。在各级劳动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 2.未来规划。学校计划进一步拓展劳动教育内容,引入现代农业技术、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劳动实践,同时加强劳动教育师资培训,提升课程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