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规划计划
索引号: junanxianjnsd7001/2025-000002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临沂市农业学校 组配分类:
临沂市农业学校2024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5-02-20   作者:临沂市农业学校    浏览次数:       字体:

2024年,临沂市农业学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紧紧围绕市、县工作要求,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聚焦高质量人才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助力莒南县争创成为临沂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明显县,圆满完成山东省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和特色化专业建设任务。

一年来,学校承办省、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县级以上会议、活动等10次,获得“临沂市教育工作表现突出集体”等县级以上荣誉17项;在全省职业规划研讨会、临沂市2024年度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等市级以上会议作典型发言6次。

在2024年临沂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果遴选中,学校助力莒南县获县区奖,学校获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奖数量和质量在全市中职学校中位居第一。

一、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学校坚持“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制定了“12345”德育工作制度,开展针对性主题活动。联合莒南县人民检察院,开展网络安全反诈骗宣传教育等系列法治教育活动;以心理活动月、心理健康文化节等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在第二届全国职业院校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会议上作典型发言,荣获“全国职业院校心理健康体系建设成果展示基地”称号。

以党建带团建,共组织推荐入团积极分子140名,发展共青团员100名。28名学生、6名学生干部、6个班集体获得省级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班集体荣誉称号。学校获得了“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莒南县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1名教师被评为“莒南县三八红旗手”,2名老师获得了莒南县“好媳妇”荣誉称号,3名教师被评为莒南县优秀共青团干部。

二、持续深化教学改革

突出抓职教高考。组织了600余名学生参加职教高考,2名同学在本专业大类中位列全省第一名。3+4本科班40名同学顺利转入临沂大学学习。333名同学通过“三二连读”转段考核升入对口合作高职院校,111名同学通过单招考试升入高职院校。组织了部分专业的2023级“三二连读”转段考试。

做好技能大赛工作。扎实推进技能教学,在全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学校共获得36个奖项,其中,一等奖4个,二等奖13个,三等奖19个,位居全市第三。获2024年临沂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团体一等奖、特别贡献奖。学校15个赛项参加省赛,参赛队伍数量居全市第三。

在第二届海峡两岸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宠物护理与美容技能比赛中,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第三届“校园杯”全国职业院校宠物护理与美容职业技能大赛,获中职专业组特等奖和二等奖,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

在2024年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学校共获得12个市赛奖项,其中一等奖5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2个。获省赛11项,其中一等奖2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4个,成绩位居全省前列。在2024年临沂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班主任能力比赛中,获三等奖1个。学校将竞赛内容转化为教学资源,推动大赛成果在专业教学领域的推广和应用,在第十届临沂市市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共有7个项目获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

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师资水平进一步提高。6名教师获得临沂市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奖,40名教师获得莒南县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奖。1名老师获批参加2024年度职业院校教师访学研修。4名教干教师被市教育局遴选为兼职教研员。畜禽生产技术和服装设计与工艺2个教学团队被山东省教育厅认定为2023年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服装设计与工艺教学团队被莒南县妇联评为“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组织全校教职工开展“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完成了144名“双师型”教师认定。

加强专业建设。及时优化调整16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修订)校级课程标准165个,全力推进教学标准落实落地。学校与临沂大学签订新一轮办学协议,继续开展畜禽生产技术专业“3+4”中职本科分段贯通培养工作。8个专业被批准举办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

加强课程与教学资源库建设。在山东省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遴选中,3门课程被立项为省级在线精品课程。在临沂市2023年专业发展水平考核中,4个专业被确定为A档专业,4个专业被确定为B档专业。

提升教科研水平。组织教师申报临沂市农业学校微课题,共立项17项。6个课题立项为省级课题。

三、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合作办学

对接临沂市人才协会现代高效农业及食品加工产业专业委员会,召开“临沂市人才协会现代高效农业及食品加工产业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临沂市现代高效农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参与其他21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市域产教融合共同体工作。获“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产教联盟成员单位2023年度非遗传承成果奖”。

学校与山东中牧兽药有限公司共建厂中校——莒南县爱宠动物医院,探索建设山东现代农牧产业学院、山东永锋智能冶金产业学院等,不断探索完善校企共建模式。畜禽生产技术专业成功立项临沂市产教融合型优质特色专业建设项目。

学校与京东集团、格力电器、海信空调等企业校企合作,组织2022级学生1600多人赴威海、苏州、宁波等地开展岗位实习。

探索国际合作与交流。与韩国航空大学、马来西亚英迪国际大学开展线上交流。派出4名教干教师赴马来西亚英迪国际大学洽谈国际合作办学。

四、进一步推进服务乡村振兴工作

根据《临沂市教育局等4部门关于深化科教融汇赋能沂蒙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要求,学校制定《临沂市农业学校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方案》,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为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

持续做好基层干部专科学历教育工作。先后组织农村基层干部学历班集中学习42次,参训学员3300人次。在全国“乡村振兴你我同行”典型案例短视频评比前50名中,学校获得第二名,被山东开放大学评为村(社区)干部专科学历教育先进办学单位。

大力支持第一书记工作。学校派出两名教干分别担任石泉湖村、大沈家扁山村第一书记。学校党委多次到村指导督促工作,两位书记积极投身重点乡村工作,抓党建强组织,建设美丽乡村,树立乡村振兴新农村形象,有效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与临沂市技师学院签订《职业技能鉴定人才评价考务系统使用合作协议》,组织了乡村电工技能等级考试,在乡村健康养生、公益性岗位、技能技术、社区教育、特殊类人群等方面共开展了72期各类培训活动,培训10708人次。

学校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不足:一是基础办学条件有待改善,办学场所紧张。学校南校区为校区改造工程,受原有校区规划的制约,建筑面积、实训场所不能支撑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二是专业与区域产业匹配度不高,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不强。三是产教融合深度不够。学校虽与企业签订协议,合作框架初步形成,但实体化运行未能得到高效落实。